“你也知道,你姐姐如今正得寵,現下不知道多少人盯著我侯府。”靖遠侯的聲音淡淡傳來。
“你作為她的親弟,更要知勇上進,像你兩個姐姐一樣給侯府長長臉。為父知道你向來勤學,可這族學到底廟小,若想更上層樓,怕是待不得了。”
其實他喬家族學也不差,但也隻是用於稚子啟蒙,一般長於十歲便會被送去更好的書院,如侯府世子喬宣就出身於太學,乃是大朝國學,多少人想進而不得。
先前喬恒因庶子身份不受待見,靖遠侯自然未考慮到這一層,如今族學夫子都稱讚他是塊難得的璞玉,應該有更好的選擇,將來必定大放異彩,為侯府增光。
靖遠侯近來對喬恒觀感不錯,族學夫子的建議也是難得聽進了心裏。
心裏盤算了幾日,終於還是決定幫幫這個庶子。
他想的清楚,想要家族昌隆不衰,需要的就是能給家族掙臉麵的人,隻要有能力,誰還管他是嫡是庶。
“為父認得一位貴儒,乃是高陽書院的學究,過幾日你去見見他,以你之才定能入他眼,到時進入高陽書院也不成問題。”
靖遠侯也考慮過太學,可太學畢竟是勳貴聚集之地,以喬恒的身份進去反倒不易。
喬恒卻是心裏一驚,萬萬沒想到靖遠侯找他居然是想要為他鋪路。
要知這天下書院眾多,高陽書院也是赫赫有名,乃學子們求學問道的聖地之一,能夠入高陽書院是多少人想也不敢想的。
盡管如此,喬恒卻有些猶豫,高陽書院雖好,他卻有更好的選擇。
他如今年已十三,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東林學院的宋大儒。
若說高陽書院是赫赫有名,那東林書院便是名震天下,書院傳承百年,藏經無數,地位崇高,哪怕是各國皇帝也要敬讓三分。
宋大儒一直十分看好他,甚至於前幾日私下裏找了他,說若是明年的鄉試他能上榜,宋大儒便收自己為徒。
喬恒乍聽驚喜又激動,這位宋大儒可是前任大國士,博古通今,名滿天下,不知是天下多少學子尊崇、向往的存在,而喬恒亦然。
這樣的人物竟然對他一個小小稚子許下諾言!如何不驚!
成為高陽書院的學生和成為宋大儒的弟子,他自然是選擇後者。
喬恒知道,宋大儒如此,說明對自己是認可的,隻是還缺一個契機,若他再多努力,真正成為宋大儒的弟子,那麼他今後的路一定會好走許多,而他成長的越快,就越有可能幫到阿姐。
他雖庶子出身,可心中也有一番雄圖壯誌,他不想一直受脅於侯府,他也想要成就一番屬於自己的功業,如今,機會就擺在他麵前。
他早已想好,明年的鄉試,他不僅要上榜,更要奪下那榜首!
“如何?”靖遠侯看他半響沒個反應,擰起眉,心中疑惑。
這可是高陽書院,此子聽說了反應竟然如此平常,甚至於麵露難色,不對勁。
“父親,兒有事同您說。”猶豫一會兒喬恒還是決定同靖遠侯講。
阿姐離開前就告訴過他,靖遠侯府的人雖然讓他姐弟二人厭惡,可要是與他們二人有益的,再厭惡也要不擇手段拿過來。
再憋屈的事情,也比不過自己的前途重要。
隨即喬恒同靖遠侯講了自己同宋大儒之間的約定,最後換得靖遠侯的驚聲失色。
“你竟有本事同宋大儒結識?”靖遠侯驚疑地看向喬恒,眼中是難掩的訝異。
那位可是宋居宋大儒,不僅家族顯貴,自己也是萬民敬戴之身,這大朝的官員子弟和求學學子就沒有不知道他的。
隻是這位大儒上了年紀以後退隱而居,鮮少拋頭露麵,許多人就是想拜訪也尋不到他的身影。
可就是這樣的人物,竟然同自己的庶子相識還結下了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