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下定決心的清軍(1 / 2)

多爾袞最終還是沒有改變清軍的行軍計劃,率領清軍很快又趕到了寧遠。

寧遠城的清軍守將是祖大壽的堂弟祖大樂,祖大壽為首的祖家在鬆錦戰役慘敗之後基本都剃頭降清了,不過清廷不大敢用祖大壽,因為祖大壽這家夥有詐降的前科,因此祖大壽被清廷弄到沈陽擔任虛職,額,實際上是一種變相軟禁了。

但是祖家其他人倒是基本上都得到了清廷的任用。

祖大樂見到清軍大部隊前來鬆了口氣,在吳三桂來到寧遠通報了山海關被李自成占領的消息之後祖大樂就十分緊張,生怕李自成攜大軍殺過來。

當然李自成自然沒有帶大軍殺到寧遠,事實上李自成就沒想過離開山海關去遼西走廊和清軍拚,那樣就太蠢了。

畢竟那群明軍降軍讓他們依托城牆和清軍打他們還有勇氣打,甚至還有可能打得很好,曆史上明軍在堅守階段經常打得不錯,但經常打著打著就後勤出問題繼而一崩到底。

野戰就真的不行了,客觀來說,清軍的野戰能力確實很強,加上明軍普遍患有嚴重的恐滿症,要是把這群明軍降軍拉到遼西走廊和清軍大戰的話這群人怕是會反過來把順軍衝爛。

祖大樂在多爾袞等人進城之後,便殷勤地招待了多爾袞等八旗大佬,多爾袞歇息一陣之後就讓人去召集八旗大佬們召開軍事會議。

此時祖大樂便識趣地走開了,雖然多爾袞延續了皇太極的政策,給予了漢臣一定的權力,但是通常來說軍事會議仍然不會讓漢臣參與。

在等待眾人到來的時候,多爾袞又叫來吳三桂,向其詢問山海關的具體情況。

對於多爾袞這種把自己當成下屬的態度,吳三桂有些不快。

但現在他手中無兵無權,隻能忍住心中的不爽,對多爾袞說明了山海關之戰的情況。

聽了吳三桂的描述之後,多爾袞大體勾勒出了山海關之戰的大概情形:

順軍集結了十萬以上大軍,對山海關發動了雷霆攻勢,關寧軍本來就軍心混亂,在石河布置的防線被順軍輕易突破,接著順軍猛攻北翼城,在北翼城失守之後引發了關寧軍的連環崩潰,最終導致山海關完全淪陷。

聽了吳三桂的描述之後,多爾袞思考了一陣,然後對吳三桂說道,

“吳將軍既然不顧安危,前來請我大清助明破賊,此等義舉,本王佩服之至。義士所請,不敢不從,我大清必將會兵發山海關,替大明除去賊寇。”

吳三桂有些無奈,由於現在手頭沒兵,多爾袞說得是冠冕堂皇,但卻不願給他一個口頭承諾,但吳三桂也沒有辦法,隻能說道,“謝攝政王大義,來日八旗大兵剿滅闖賊,大明必有厚報。”

隨後多爾袞又和吳三桂客氣了幾句,接著便請吳三桂離開並在寧遠城再次召開了軍事會議。

“怎麼又要議?不是說好全軍進發山海關,以雷霆之勢解決李自成,並一路追擊收下北直隸嗎?”

多爾袞沒有想到首先出聲質疑的不是豪格,而是自己的兄長阿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