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見到圖賴帶著人撤下來的時候愣了一下,但他相信圖賴的判斷,圖賴也是宿將了,肯定是因為順軍的反擊力度太大了圖賴才會選擇把士兵撤下來。
隨即圖賴向阿濟格彙報了情況,直說順軍作戰意誌堅定,而且有火器,特別是有一種掌心雷,威力很大,白甲兵的重甲都撐不住。
阿濟格聞言愣了一下,說道,“你的意思是有白甲兵陣亡了?”
圖賴歎了口氣,說道,“死了六個白甲兵,四個被掌心雷炸中當場陣亡,有兩個在撤退時被冷槍陰了,順軍的火器水平很高,以後白甲兵不能輕易投入戰場了。”
阿濟格聞言有些頭疼,清軍火器上的優勢全靠明軍襯托,真的拚火器的話清廷無論如何都拚不過擁有龐大資源的中原政權。
想了想,阿濟格覺得這個問題還是交給多爾袞去思考,他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了。
當然阿濟格也沒有責備圖賴把人撤下來的做法,相反他覺得圖賴做得很對。
畢竟滿人就這麼些人,死一個少一個,死多了的話八旗集團就得崩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清軍這番攻勢之後還是打不下鐵山,以後要想把鐵山的順軍趕下海就麻煩了。
阿濟格見一眾士卒神情萎靡,士氣低落,無奈隻得下令讓大軍先加固營壘,挖掘壕溝,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而就在鐵山那邊打成一鍋粥之時,李過這邊由其親自帶領的順軍進展倒還是順利。
順軍海陸並進,擊破了金礪屬下的清軍,拿下了木場驛之後又大舉進逼南關,金礪琢磨了一陣之後,覺得南關是守不住的,於是他帶著清軍直接放棄南關,往北撤回金州,然後派人去向多爾袞要援軍去了。
當然金礪倒是不擔心金州被順軍速通,因為他認為順軍沒這個能力。
金州與旅順不同,旅順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一座港口,雖然後來勉強修成了一個堡壘,但距離清末那種要塞還差著十萬八千裏,大概明太祖當年命令明軍建旅順港的時候做夢也想不到旅順有朝一日會麵臨海上來的倭寇的威脅。
但是金州不一樣,金州是正兒八經的城市,而且還是衛城。
金州城在明初由明將葉旺,馬雲督建,一開始為土城,後來經金州指揮使韋富擴建成磚石城,城牆高達三丈三尺,嘉靖年間遼東巡撫王之誥再次加固,並增設角樓等城防體係,使得金州更加堅固。
李過率軍突破南關之後在金州以南的關帝廟設立了指揮部,並將大軍駐紮在關帝廟附近。
在安排完駐紮事宜之後,李過親自帶著部隊來到金州城下觀看,金州的規模有些出乎李過的意料:
李過原本還以為關外都是一些小城而已,沒想到金州都有這麼大,那比金州更為緊要的遼沈,廣寧,錦州,寧遠這些城市隻會更加堅不可摧。
“難怪陛下說收複遼地的關鍵還是在火器,沒有火器的話確實很難撬開這些鐵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