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多爾袞又看向布魯斯,問道,“布魯斯教習,你對西洋事務熟悉,羅刹國會派出大量哥薩克來黑龍江嗎?或者說他們大概最多能派出多少人?”
布魯斯在清廷待了一段時間,知道黑龍江在哪,他說道,“攝政王放心,哥薩克們的老家離這裏太遠,即使他們建立了一些據點也維持不了太多人,頂天就是千餘人,不會再多了。”
多爾袞聞言鬆了口氣,既然羅刹人最多就能派出這麼些人,那倒是可以慢慢處理了。
於是多爾袞決定把西班牙人剛運來的這批燧發槍中分出兩千把,運到黑龍江去武裝索倫諸部,保證索倫諸部至少有自保的能力。
曆史上索倫諸部苦於火器短缺與哥薩克爭鬥時大多數情況下處於下風,而清廷對外東北的重視程度也就那樣:
實際上清廷早早就讓出了斡難河地區等地,讓這些地方的索倫部落撤回到黑龍江流域,按照某些人的定義,可以說清廷剛開國就開始縮邊了,不過清廷比較幸運,外東北那環境,在工業革命之前,沙俄拚命占也占不了多少。
工業革命後,額,日俄直接在東北開片了,麵對兩家外人在自家領土上開片這種事情,清廷居然選擇了中立…
不過現在多爾袞可不能輕易讓出外東北這些土地了:
清軍現在在戰略上與順軍僵持住了,對於清廷來說,僵持住實際上就是輸了。
這個時代的東北可不是共和國時期的農業基地和工業基地,清廷的物資產出和大順相比差得太多了,這意味著清軍一定耗不過順軍,所以多爾袞必須給八旗準備好後路。
於是多爾袞最終決定派人通知鼇拜,讓他挑選一千名索倫人組建索倫騎兵,暫時先聯係騎槍和馬刀,等到多爾袞這邊將西域的高頭大馬運過去之後就能組建一支質量不下於哥薩克的衝鋒騎兵,再加上西班牙人支援的火器,哥薩克就不足為慮了。
而布魯斯也給多爾袞提供了另外一個渠道,布魯斯向多爾袞表示他願意派一些荷蘭人去與遠東幾個大據點的沙俄總督談判,讓他們停止對清軍的進攻。
布魯斯對於沙俄貪得無厭的行為十分無語,這個時候搶一些無關緊要的破地有什麼用?要是順軍消滅清軍,那麼沙俄那些個據點能撐多久?怕是順軍用人命硬懟都能懟死哥薩克。
至於談判結果,布魯斯還是有信心的,畢竟有西班牙和荷蘭兩個大國出麵,額,主要是西班牙,沙俄多多少少還是要給些麵子的。
多爾袞欣然同意,如果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的,當然,多爾袞知道,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沒有打敗對手的能力,對方是不會和你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