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順發行的第一筆國債(1 / 2)

在確定了王一恩的治水方案之後,李自成便對王一恩說道,“你和工部,戶部的人商量一下,確定一個費用出來。”

然後第二天戶部就給李自成報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數字:

“四百萬兩白銀?!”李自成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他說道,“四百萬兩白銀可不是小數目,前明每年的遼餉也就差不多四百萬兩,你確定沒搞錯?”

楊玉林說道,“稟陛下,這其實隻是初定的費用,夠不夠還很難說。”

李自成便說道,“那你說說,這麼大一筆款子怎麼安排?”

楊玉林說道,“按照王一恩的方案,重新開挖新河道就是一筆不小的花費,還有築堤修壩,以及最重要的災民安置。”

頓了頓,楊玉林說道,“此處大水黃淮地區災民遍地,許多人失去了土地,淪為流民,每天的賑濟就是一筆巨大的費用,而為了恢複生產,朝廷又得購置大量種子,農具,耕牛,除此之外,將來的安置也需要一大筆銀子。”

李自成皺了皺眉頭,楊玉林倒是提醒了他,這場大水之後黃淮地區肯定會多出一大堆流民,李自成自認做不到像曾剃頭那樣絕情,用殺人解決問題,所以肯定要安置這些流民,鑒於黃淮地區要大修水利,涸出新的土地還需要時間,那麼隻能將這些人移民出去,到時花費確實不會少。

但是,李自成看向楊玉林,心道你這個戶部尚書自上台以來隻會哭窮,撈錢的本事也太差了吧…

於是李自成又說道,“所以戶部真的拿不出錢來?”

楊玉林說道,“是的,戶部真的拿不出四百萬兩白銀,秋收所得錢糧尚未押解進京,而戶部錢糧幾盡,想要湊齊四百萬兩得從海關還有皇商那裏拿錢才行。”

李自成想了一陣,北邊兩大皇商的錢不能動,兩大皇商的錢是留給給軍隊做福利的,要是影響給將士們發分紅的話怕是有大事,而海關那邊的錢已經預支得七七八八,想要來錢的話隻剩下一個皇家銀行……

想到這李自成說道,“錢的事情的話戶部以朝廷的名義委托皇家銀行去借款,以朝廷的海關收入做擔保去向百姓士紳借錢。”

楊玉林愣了一下,自古以來朝廷向民間借貸也不是沒有過,不過很多時候都會演變成為地方官吏牟利的手段,一些沒節操的官員甚至會強行攤派。

於是楊玉林說道,“陛下,這,會不會有問題?”

李自成說道,“有什麼問題?海關建立以後,收入就擺在那裏,海關總署設立才多久?你們戶部不也沒少從海關要銀子,大家夥都知道海關收入很高,用海關做擔保,多少錢都能借到。”

楊玉林仍然不放心地說道,“可是自古以來借款都會演變成為一場掠奪…”

“所以官府不能出麵,你懂了嗎?”李自成說道,“朝廷隻授權皇家銀行發行國債,籌錢的過程由皇家銀行去辦,明白了嗎?”

本來李自成還想過一些更騷的籌錢的方式,不過害怕被降維打擊,於是最終還是用最基礎的國債發行來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