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移民(2 / 2)

衙役心想,老子也沒怎麼讀過書,我也不知道,既然我不知道,那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算是騙人。

於是衙役對王大年說道,“當然,騙你對我有什麼好處,趕緊去那邊簽署文書,之後就能領到朝廷的救濟糧了,快去吧。”

王大年於是被催促著來到了一個臨時搭起的帳篷外,這裏圍著不少失地流民,王大年打聽了一番,不過令他有些失望的是,大家夥對於這些個地方,其實也不怎麼熟悉:

不過有幾個稍微有見識的人提到草原和金州那邊朝廷在和韃子打仗,王大年心想打仗還是太危險了,雖然大順軍爺們的軍紀還算不錯,但誰知道那些在前線打仗打久了的士兵是個什麼樣的?而且韃子那麼凶殘,要是韃子打進來那就完了。

而對於台灣和南洋,這些黃淮百姓就知道知道的不多,王大年在周圍問了一圈,很多人都說去南洋最好,於是王大年覺得衙役應該沒有騙自己。

很快,王大年就被衙役領進了帳篷中,帳篷中坐著兩個穿著官服的年輕人,他們先是問了一陣王大年的情況,然後拿出地圖向王大年點了點幾處移民目的地所在的方位,以及黃淮地區的方位。

第一次看到地圖的王大年有些驚訝,不過,從地圖上,幾乎沒讀過書的王大年還是看出來了,這幾個地方離他現在所處的地方距離都很遠,一旦離開,估計有生之年都回不來了。

想到這王大年有些猶豫,就這樣離開祖地嗎?

但一想到家中妻兒老小,王大年又歎了口氣,不移民的話,家中妻兒老小怎麼辦呢?今年的種子,存糧都沒了,家人能撐到明年嗎?

想到這王大年咬咬牙,按照指示簽署了一份他其實也不怎麼理解的文書,在文書上按下了手印。

“可以了,王大年,你帶著家人準備一下,三天後乘船出發,到達南洋之後,朝廷會有人幫你解決一些基礎問題,你就可以在那邊開始新生活了,明年開始算,明後兩年你們這些移民免征一切稅賦,知道了嗎?”

一個官員對王大年說明了情況,

“去準備吧,背井離鄉的感覺肯定不好受,不過樹挪死人挪活,日子總要過下去的。”

離開帳篷之後王大年找到了家人,向他們說明了情況,王大年的老母親和妻子都歎了口氣,卻也沒說什麼。

三天之後,王大年和其他大量流民一起,在土地上磕了幾個響頭,用破布包了祖宗牌位還有家鄉的泥土,最後又找了一尊破破爛爛的土地爺神像,虔誠地跪在神像前,默默地進行著祈禱。

進行完這些儀式之後,王大年然後帶著老婆孩子還有朝廷分發的救濟糧,深深地回望了一眼家鄉:

雖然這裏已經成了一片白地,但這裏曾經是他的故鄉。

“長路漫漫任我闖,停步之處為故鄉”,紅色的條幅立在碼頭上,眾人登上船隻,前往未知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