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逐漸消失,留下了一片狼藉的大地和大量失地流民,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隻能想辦法繼續生活。
因大水而出現的大量流民令地方政府和大順中樞都非常頭疼,大順上下自然知道現在的大順是怎麼來的:
闖營的迅速崛起靠的就是河南和陝西的大量流民。
所以這些流民如果處理不當的話是會爆發出巨大的破壞力的。
大順中樞商量了一陣之後,決定將這些失地流民移民到其他地方。
這樣一來可以減輕地方的壓力,二來由於華夏農民中普遍存在安土重遷的情緒,大順新開拓的幾處地盤中,移民的數量都大大不足。
無論是遼南的金州,草原上的河套和燕山,還是中南半島和台灣,移民數量都相當有限,這對於穩固地盤可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大順中樞很快就確定了移民計劃,將這些失地流民移民出去,所以組織這些流民移民就成了這次大水之後地方政府的一個重要任務。
大順在黃淮地區的地方政府派出大量衙役張貼告示,充當人肉喇叭,向失地流民們宣傳著朝廷的移民政策:
“諸位黃淮地區的百姓們!此次大水乃是天災,天災無情,朝廷有情,你們的田地房屋毀於大水,因此朝廷準備讓大家移民,有四個地方供大家選擇,分別是遼南金州,草原,台灣以及南洋!
移民之後,朝廷將按照每家之丁口數,分發種子,糧食,農具,移民之後免征兩年……”
一群衙役和士兵大聲喊著大順朝廷製定的移民計劃,並將流民們收容起來,催促這些一臉木然的流民們前去登記情況。
按照流程,這些流民們登記以後會按照各自的意願前往不同的地方開始新生活。
王大年就是廣大失地流民中的一員。
雖然王大年一家在此次水災中沒有家人死去,但是王家也失去了一切財產,田地也被淹了,秋收存下來的存糧更是被大水衝了個一幹二淨,此刻他真的是一無所有了。
一臉茫然地王大年看著四處走動的人群,腦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
“老鄉!你也是災民吧?你想移民去哪裏?”
一個穿著衙役製服的人過來對王大年說道,“放心,有朝廷賑濟,你們死不了的。”
王大年被衙役從懵逼狀態中拉了回來,他聽著衙役滔滔不絕地講著所謂草原,金州,台灣,南洋……
天可憐見,作為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民,王大年根本沒聽說過這些地方,他下意識地說道,“官爺,那這些地方哪個比較好?”
衙役心想我怎麼知道,這些地方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但他聽說南洋那邊土地肥沃,便隨口扯道,“當然是南洋,南洋那裏畢竟開發多年,而且田地一年三熟,相比之下,草原,金州都在和韃子打仗,台灣又瘴氣橫行,所以我建議老鄉你移民去南洋。”
王大年愣了一下,接著小心翼翼地說道,“官爺,真的嗎?我沒讀過書,你不要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