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鹽務公司(2 / 2)

王萬春已經做好了前期虧本的打算。

李自成想了想,六百萬兩白銀還可以接受,便說道,“行,那就定每年稅額為六百萬兩,這樣,你們組建一個青海鹽業商社,朕授權你們這個商社可以組建不超過兩千人的商社衛隊,衛隊可以持有火器甲胄,以保證商社的安全,不過你們不得主動襲擊青海各部,明白了嗎?”

王萬春點點頭,“小民明白。”

看到李自成又輕鬆獲取了每年六百萬兩的收入,楊玉林覺得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做得太失敗了,撈錢的本事和皇帝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接著李自成又把鹽商銀行那一套和鹽商們講了,這下子四個鹽業總商全都陷入了震驚,一下子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這位西北驛卒出身的皇帝真是個商業奇才,鹽商們心裏想著,難怪大明會亡,這麼一個大才,讓人家去幹驛卒不說,最後還讓人家失業了,崇禎皇帝真是沒眼光!

這崇禎帝要是早早招李自成進入內閣幹戶部,大明就不用動輒為了一點銀子搞得雞飛狗跳,烽火連天的。

崇禎皇帝要是知道這些人的想法肯定會表示:?????

其實李自成也是沒辦法,本來銀行應該是由官府負責的,但現在這群官員確實水平不行,所以李自成隻得將未來的央行交給白月魁這種以前搞錢莊的晉商負責,把第一家商業銀行交給鹽商們去管理:

是的,鹽商銀行是李自成對於商業銀行的一個嚐試,商業銀行和央行的職責不同,李自成不想過度幹預,而是打算讓這些個商人們自己組建商業銀行,推進大順的金融業進步。

商業銀行首要就是信用,說白了就是得有錢,而鹽商有錢是人所共知的,他們在金融業務上的信用要比這個時代的朝廷高得多,因此李自成準備推動他們組建銀行,這也是籌立鹽商銀行的重要原因。

李自成和官員們又和鹽商們商議了一些細節,把鹽湖的事情基本上確立了下來。

眼看事情基本談的差不多了皇帝還沒提到朝廷派駐的事情,鹽商們有些沉不住氣了:

王萬春主動說道,“陛下,山東,兩淮鹽場均有巡鹽禦史,不知青海鹽湖?”

李自成有些奇怪地看向王萬春,心想你們就這麼喜歡給自己找一個祖宗伺候?

鹽商們當然不是犯賤喜歡找祖宗伺候,但是他們擔心沒有派駐官員罩著的話,伺候的祖宗就不止一個了。

不過李自成並不想把鹽務衙門那幫人派駐過去,這些人太會撈錢,於是李自成說道,

“這樣,鹽商商社掛靠在皇家銀行名下,朕會通知皇家銀行派出人手代表朝廷進駐,不過他們不是欽差,到時這些派駐人員和你們是同一級別的,你們不必聽從他們的意見,明白了嗎?”

鹽商們點點頭,李自成最後說道,“開發青海鹽湖的事情盡快安排,盡量把因為黃淮水患造成的鹽業產量損失補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