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鹽商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神中的驚喜,王萬春更是立馬表態,說道,
“陛下,既然是朝廷的要求,我等自是全力以赴,為朝廷效力。”
李自成心想你這話說的,給你們便宜搞的像是朝廷攤派一樣。
隨即李自成說道,“不過青海畢竟不是江南,青海的鹽業朕準備試行一種新的鹽業管理方案,如果行之有效的話再推廣出去。”
聽到這,四個鹽商都繃緊了神經,他們知道,正題來了!
“陛下請說,我等洗耳恭聽。”
“首先,青海鹽湖交給諸位管理,開采,朝廷隻負責稅務和質量管控及價格指導,其餘事情朝廷均不過問,換句話說,青海鹽湖承包給諸位,你們有膽子接下這個攤子嗎?”
麵對皇帝的目光,鹽商們知道此時絕不能慫,王萬春立馬說道,
“陛下所托,小民豈敢推辭?”
其他幾人立刻跟進表態願意接下青海鹽湖的鹽務。
李自成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又說道,“以往鹽業牽涉太多,鹽價中怕是一半都是各位用於賄賂各位官員的,對吧?”
王萬春連忙說道,“陛下,小民雖然確有行賄之事,但那是……”
“行了,你們也不用怕,”李自成打斷了王萬春的話,說道,“朕今天不是來追究那些陳芝麻爛穀子之事的,朕想說的是,以後你們不用這麼做了。”
頓了頓,李自成說道,“你們隻需每年繳交一筆稅款,就可以獲得朝廷的授權,開采,銷售來自青海鹽湖的食鹽。”
說到這李自成看向幾人,意思非常明顯:
你們準備出多少錢?
四個鹽商商人內心估算了一下,大家夥以前每年用於打點官府的銀子大概為兩三百萬兩白銀:
那麼現在是“打點”皇帝,肯定要更多一些,所以王萬春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我等願意每年向朝廷提供四百萬兩白銀?”
聽到四百萬兩白銀,在場的官員們都有些驚訝,大家夥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個想法,如果以後打仗都能像這次出征青海一樣,獲取這麼大的收益就好了……
不過李自成可不滿意,他知道這幫鹽商每年鹽業收入絕對超過一千萬兩白銀,也就大明朝廷容易糊弄,隻拿那麼幾十萬兩。
作為對比,後來我大清每次敲鹽商竹杠動輒百萬兩,乾隆帝幾次下江南更是敲了鹽商們上千萬兩白銀……
從這些事就可以知道這幫人是多麼有錢了。
看皇帝沒有表態,王萬春知道自己出價低了,他連忙說道,“陛下,小民糊塗,剛才是按前明時候的價格算的,現在的話,小民願意每年出六百萬兩白銀。”
實際上王萬春還是有些肉疼的,青海鹽湖畢竟是個處子地,前期投入不知道要多少,而且青海鹽湖雖然有順軍保護,但青海那麼大,為了安全,到時鹽商們肯定還要花銀子修築城堡,再加上開辟新的商路,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