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遼南政策(1 / 2)

隨著清軍撤出海州,遼南四衛被順軍收入囊中,順軍策劃的遼南戰役算是成功了一半。

之所以說是成功了一半是因為一方麵順軍收複遼南四衛的目標成功實現,但另一方麵順軍大規模殺傷乃至於重創清軍的戰略目標則沒有成功實現:

雖然整場戰役順軍還是給清軍造成了數萬人的殺傷,但順軍原本策劃的殲滅大部分清軍有生力量並沒有實現。

清軍最後從蓋州和海州仍然撤出了大量軍隊,清軍還是在遼地有著一戰之力的。

“現在遼南四衛已經被我軍收複,劉宗敏和李過還有劉芳亮聯合署名,準備重建遼東都司,大家夥怎麼看?”

李自成收到了前線發來的文書,總體來說這場戰役結果還是好的,順軍在遼南大踏步前進,蓋州和海州拿下來之後遼南的田地能多處五千多頃,隻要再組織一波移民,以後遼地就能實現自給自足了。

當然,這場戰役也給大順中樞提了個醒:

無論是李自成還是總參謀還是五軍都督府,大家夥都意識到了遼地戰場和其他地方還是不一樣的,遼地這地方堡壘據點一個接著一個,不是那麼好打的,即使是投入了大兵團也隻能一個個地啃過去。

“難怪清軍在遼地幾度大勝還是在遼地拖了幾十年。”李自成感慨了一句,“看來想實現完全複遼還是得走不短的一段路。”

現在遼南四衛被順軍拿下,大順朝廷就得思考如何安排這片新收複的地盤了。

被人稱為橡皮首輔,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的牛金星率先說道,“收複遼南四衛足見我大順遠勝大明,臣提議將戰報刊登出去,讓天下人都知道官軍之威武,至於遼南四衛,與其重建遼東都司,不如直接設立新的省份?”

“設立新的省份?”李自成沉思了一下,但很快就否決了牛金星的這個建議。

一方麵現在遼南四衛就那麼點地方設立新的省份並不合適,而且在順軍消滅清廷之前可以預見的是,遼地仍將是清順雙方作戰的前線。

;另一方麵,劉宗敏給出重建遼東都司的建議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設立遼東都司之後,遼南四衛就納入軍管,那麼就可以以遼東都司的田地去補缺額的軍田。

想到這李自成說道,“現在遼地尚未恢複,韃子仍然虎視眈眈,還是設立都司吧,至於都司指揮使人選……”

想到劉宗敏推薦的人選,李自成不禁露出了一副奇怪的表情:

他萬萬沒有想到,劉宗敏推薦的遼東都指揮使人選居然是原左良玉部下的李國英……

按照劉宗敏的說法,李國英在北上遼東的左良玉諸將中,作戰最為勇猛,多次率軍衝擊清軍陣地,且成功摧毀多處清軍構築的土堡和土牆,用劉宗敏文書中的話,那叫做

“李國英之勇不下原闖營諸將,實他部原明將領不可及也。”

想到李國英這個曆史上的大清好奴才幹到了四川總督,多次於四川擊敗順軍餘部,並策劃了最後對夔東十三家的圍剿,李自成不由得有種怪怪的感覺,這個大清好奴才現在居然成了左良玉那幫人中打清軍最勇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