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南洋都司和倭國宣慰司都擁有超然地位,這兩者不屬於任何省份管理。
南洋都司和倭國宣慰司直屬於順軍中樞,擁有自行任命官員及便宜行使外交的職權:
當然南洋都司需與大順朝廷保持外交一致,雖然可以便宜行使外交,但涉及戰和的大事需要與大順中樞進行溝通。
除此之外,南洋都司,北菲律賓宣慰司,南菲律賓宣慰司和倭國宣慰司這些都司和宣慰司的指揮使都需要定期前往北京述職。
老實說李自成做出這個安排之後還是引起了一定的爭議的:
李自成沒有想到最先提出意見的是李過:
李過在順軍團體中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但他一臉嚴肅地對李自成說道,
“陛下,把西營放在南洋有養虎遺患的風險。”
李自成說道,“不然,西營無海軍,且隻要我們和南洋的交通不斷,南洋就翻不起來浪花。”
李過皺了皺眉,說道,“陛下,當此時我大順開國,如日中升,自然萬事大吉,但若是有朝一日大順步入下坡,大順朝廷控製不了南洋,南洋豈不是就會分崩離析?”
李自成卻不以為然,說道,“隻要南洋是我華夏之人所掌握,無論王朝如何變幻,南洋都是華夏的一部分。”
李自成這番話讓李過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反駁,他想了良久隻好說道,“既然陛下胸有成竹臣也不好多說,不過西營雖然與我大順同出義軍陣營,但畢竟不是一路人,陛下還是需要多加留意。”
李自成笑道,“西營也就那樣了,況且西營都是華夏子孫,南洋同樣有大量華僑,我們無論錢銀還是文化都遠勝南洋土人,將來隻會是我們同化南洋土人而不是被他們同化。”
當然,李自成沒說的是,他還會遷去一些倭國武士去和土人“競爭”,土人肯定是“競爭”不過倭國武士的,以倭國武士那凶殘的性子,競爭不過他們的“土人”會是怎麼樣的就不必說了。
“說不定將來大順被革命推翻的話皇族勳貴們還得跑到南洋去。”
這句話李自成是在心裏說的,他非常肯定大順一定會是華夏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到時新的生產關係出現以後,封建製度一定是維持不住的。
至於能否走向共和就看後世子孫的情況了,想到這李自成倒是有些小小的憂慮:
曆史上華夏能走向共和某種意義上和清廷的低正統性密切相關:
許多參與推翻帝製的革命黨願意推翻帝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滿清皇帝的低正統性,然後即使這樣我大清那副鬼樣子都能有一堆保皇黨。
這要是換成現在自己一手創立的大順這種自下而上,拓地千裏,重建宗藩體係的正統性爆炸的皇朝,將來保皇黨的規模李自成簡直不敢想……
“算了,那是以後的事情,”李自成不再多想,後世自有他們的解決方法,嗯,要相信後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