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巴士拉見聞錄(3 / 3)

這個族群,真是走到哪裏哪裏就戰火不斷,本性難移。

在奧斯曼人口中,克裏米亞韃靼人就是他們的狗,為偉大的蘇丹看家護院。

販入奧斯曼的白奴,大半為克裏米亞韃靼人從東歐擄掠來的,據說每年輸入奴隸數量可達兩三萬人,韃靼人戲稱北歐人為‘草原牧民的收成’。

北非海盜與他們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他還聽說在克裏米亞半島上有個叫做‘卡法’的城鎮,那裏才是真正的奴隸貿易中心,奧斯曼奴隸販子經常從那裏運回整船的奴隸。

看著他們冷漠殘忍凶狠的麵容,劉時敏一陣厭惡。遠隔兩萬裏,也不知為何,看到他們就能聯想到大明長城以北那些野蠻人。

‘打草穀’同‘牧民的收成’有什麼區別呢。

劉時敏轉頭看向陪同官員,“我可以去看看韃靼人帶來的奴隸麼?”

“您是哈菲茲帕夏的貴客,自然沒有問題,隻是奴隸的價格......”

“放心,公平買賣。”

“那就好,那就好!”

不一會兒,官員帶過一名韃靼人,那韃靼人麵帶好奇打量劉時敏一行人,卻也沒有說什麼,轉身帶著眾人進入一間光線昏暗倉房。

那韃靼人隨意拉起一個女人,“這屋子裏都是女人,有波蘭人,有羅斯人,還有哥薩克人,五十金幣一個,你是哈菲茲帕夏的貴客,可以隨便挑選!”

看麵相,女奴大概三十歲左右,因為營養不良而十分瘦弱,雙眼無神,神情麻木,眼神掃過劉時敏幾人,方才閃爍出幾分神采,麵帶乞求。

此刻,最想被賣掉的就是她們自己。

五十個金幣,當下奧斯曼金銀比為一比八十,一個金幣可兌換八十個銀幣,也即阿克切。換算為大明度量,就是八十兩銀子。

這個價格貴了。

處女價格最高,其次二十歲以下的女人,再次二十歲以上的,三十歲以上差不多就按老年人來處理了,風吹日曬,人總是特別顯老。

劉時敏示意一隨行商賈前去挑選,這位也是老人販子了,對於其中的貓膩門清。

三十幾個女人,隻帶出來兩個,這令韃靼人十分不滿。

“貴客隻要兩個麼?”

那商人搖頭,“太老了,大多不能生,這樣的女奴去到哪裏也沒人要。巴格達行省遠離黑海,這些都是別人挑剩下的吧?五十個金幣,你賣不出去,如果二十個金幣,我會考慮多買幾個。”

韃靼人斜眼嘀咕幾句,大抵是沒有好話的,見奧斯曼官員瞪眼,方才稍稍收斂神態。

“兩個不賣,拍賣場上見。”

眼見韃靼人態度蠻橫,劉時敏也不欲同其糾纏,轉身走出倉房。

奧斯曼官員也很無奈,“韃靼人就是這樣,腦袋一根筋,蠻橫無理,請使者不要介意。”

“無礙,我隻是好奇,黑海距離巴格達極遠,韃靼人將奴隸運來有利可圖麼?”

“使者不知,奴隸多在克裏米亞卡法城交易,但有韃靼人也會將奴隸送去康斯坦丁尼耶謀取暴利。幾百個奴隸,有幾十個能賣個好價錢他們就賺了,如果有奴隸被後宮選中,或者入選近衛軍學校,蘇丹會給予十分豐厚的賞賜。那些沒能在康斯坦丁尼耶出手的,才會流到其他省份,隻要能出手,他們就是賺的。”

“我們這裏很少有韃靼商隊光顧,所以您看,今天來了很多人,競爭會很激烈。”

奴隸市場也是有雅座的,有座位,頭頂有遮陽傘。

高台上的奴隸不停切換,三五人一組,掮客賣力兜售,生理特征,職業技能,便是將死之人也能誇出花來。

但台下也沒有傻子,賣出去不少,但價格始終在十至三十個金幣之間徘徊。

搞了一個上午,瀛州商人入手六名奴隸,四男二女,總共花費122個金幣,那兩個之前選中的女人最終僅以每人二十五個金幣的價格落入囊中。

兩個女人很老,三十五歲往上接近四十歲了,四個男人也是殘疾,兩個點腳一個少兩根手指一個瞎了一隻眼。

為什麼要買這幾個廢物?

因為兩個老女人應該有些身份,手上沒有積年老繭,那幾個殘疾男人皆是傷兵。

瀛王殿下交待的任務很多,熱衷於搜集歐羅巴情報,尤其對那個極北地區的羅斯國最為上心。

在巴士拉,從奧斯曼官員口中,劉時敏得知這個羅斯國崛起的異常迅速,先後吞並東方的喀山、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亞三汗國,如今儼然已是奧斯曼帝國的巨大威脅。

劉時敏關心該國是否仍在東擴,東去多少裏,最遠據點在哪個位置,可惜無人知曉。

而這些信息,普通人是無法知曉的,隻能寄希望於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或者被俘軍官,但願能從他們口中得知更為詳盡的情報,哪怕隻是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