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在投錢,其費用從北洋商行王府利潤中出,眼下足夠,但未來就一定不夠用,東北三省大移民啊,有多少錢都能砸進去。
暫時,兩個方向的投資皆是王府獨家,長史府是一分不出的。
長史府沒錢,搞現有領土基礎建設都特釀捉襟見肘。
關稅,除了灜州分成以及用於軍費之外,就不能動,這屬於大明的外彙存款,遲早要用於內陸諸省大建設。
但如何使用這筆外彙也需要小心翼翼。如果一股腦砸入國內,那就一定白銀貶值,通貨膨脹,窮逼們生活將更加艱難,造反去也!
朱老七也是服氣,看遍各國,戰爭大多源於貴族搶地盤搶利益,唯有我大明百姓,動輒拿貴族官員不當幹糧,說幹就幹!
一年三起民亂,趙士楨老頭還覺著去年政績不錯,可圈可點……
沒有辦法,誰讓太祖爺爺一個破碗立國呢,給天下百姓樹立了好榜樣。
南洋商行利潤,主要用於擴充軍備,補貼教育支出,剩餘有限。
朱常瀛一直想將五成教育支出份額踢出王府,交還長史府,但破褲子纏腿怎麼也甩不出去,整個瀛州官僚體統反對,議政會也反對,言說瀛王愛民親民重教化,不能寒了天下學子之心……
都是狗屁的借口,大丫的同窗不想上學隻想躺平,每當他哭唧唧不想上學時,他娘就對他說:你不上學,瀛王就抓你爹去坐牢!
這樣嚇孩子的不止一個,就導致朱老七在初級學堂裏的風評極差,提起最討厭的人,那就是他瀛王了。
關於她老爹挨罵這個事,大丫一點也不生氣,因為她也不想上學。
一群白眼狼,可惜了大把大把的銀子!
至於其他各種收入,朱老七大手大腳,各種賞賜下去也存不下幾個。
就比如這個尋島懸賞,都從王府中出。
所以移民天恩洲費用,隻能指望西洋商行。西洋商行的盈利情況,將直接決定移民天恩洲的進度。
而西洋商行這兩年又在投入期,股盤增大但盈利寥寥,最近一次報告,朱常瀛看過劉時敏有關引蛇出洞,鳩占鵲巢的計劃。
有沒有成功,有多大收獲,也是個未知數。
二月中,朱常瀛趕至旗山大營,視察軍務,觀看操演。
瀛州野戰部隊。
步三團駐紮本島,步一團駐紮大靜,步二團被派去了西貢,騎兵一團駐紮永明城、苦兀島,騎兵二團駐紮奴兒幹城。
借助去年的大移民,又組建一步一騎兩個團。
野戰部隊編製擴充至四個步兵團三個騎兵團兩個輜重團一個工兵營一個醫療營,合計27800人。
守備部隊分十六個軍團區,四十七個營,計有25500人。
海軍編製,三大艦隊合計32000人。
海陸大軍總計85300人。
準軍事部隊有海巡與警巡,由中樞與地方雙重領導。海巡分十六大區編製11200人,警巡編製4100人。
此外,還有四大商行武裝人員,部分私人武裝商船,土著仆從部隊。
林林總總,大概有12萬槍杆子握在朱常瀛手中。
而瀛州人口不足250萬,軍隊人口比率大概4%。
如果僅僅依靠農業稅,瀛州早特釀破產重組了。即便加上領地商稅,也是一個結果,破產重組。
然而當下朱老七雖有壓力卻並非不可承受。
原因很多,關稅、對外貿易、背靠大明……
總而言之,沒有加重國民一分負擔,兵員也非抽丁而是募兵,在有些人看來就很不可思議。
其實,分散在各地的守備部隊,也是移民的一種手段,四年退役,藏兵於民,這就是民兵。一旦有小股外敵入侵,村鎮也具備基本的抵抗能力。
不能如大明這般,幾十個小日子就能在腹地武裝遊行,民眾一點抵抗能力也沒有。
於旗山大營停留五日,朱常瀛集衛指揮使各司,陸軍總參謀部,海軍一部,北洋商行,擬定一份軍事調動方案並立即付諸實施。
近衛三團克日啟程,前往大靜縣駐紮。
近衛一團移防海參崴。
輜重工兵醫療各調動一部前往大靜駐紮。
北洋商行對接軍需司,負責保證大靜縣、海參崴軍需補給。
海軍一部,北洋商行負責調動船隻,保證軍事調動按期執行。
委任副總參謀長葉燕山為北疆軍務督辦,坐鎮永明城,協調各部軍務,製定攻打偽金方案。
時間快如陀螺,轉眼到了四月中旬。
錫蘭總督府捷報終於傳至屏東,這令朱常瀛喜出望外,凱旋的商船隊伍更令城市陷入沸騰,無數人蜂擁至碼頭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