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1 / 2)

當五百之數,黑壓壓的農民陸陸續續出城如潮水一般湧來之時,哥達·米斯爾的軍隊陷入了崩潰。

城內到底有多少士兵?

他一個平民,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跟隨?

阿克曼一個小鎮,從哪招募到那麼多的農民?

哥達·米斯爾不可置信。

原以為這次的出兵十拿九穩,無非就是多一些戰損跟少一些戰損的區別。

可千算萬算,也沒算到格恩會源源不斷的召喚士兵!

麵對兩倍於己的敵人,即使是裝備上的優先,可貴族士兵們也依然無力再戰。

一方麵實在是有些累,甲胄以及兵器的重量加上戰場之中的詭譎多變實在是消耗人的心神氣力。

另外一方麵是忽然出現的大量敵人著實是把膽子嚇破了。

戰爭講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當慌亂在貴族大軍產生之時,就代表著大勢已去。

從穩如泰山到大勢已去,短短時間的驟然轉變讓哥達·米斯爾猝不及防。

他不得不再次徐以重利,希望喚醒貴族士兵們的鬥誌!

他知道,自己不能敗,絕不可以失敗!

哥達·米斯爾心中的驕傲不允許他敗,戰敗的後果也絕不允許他敗!

他親自上場,舉起刀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貴族士兵們。

我將與你們一起戰鬥,直至死亡!

格恩眯著眼睛,嘴角微微勾起。

哥達·米斯爾確實是一個傑出的統帥,他富有智慧,還有絕大部分人不曾擁有的東西。

勇氣。

破釜沉舟的勇氣。

可是,他算錯了人性。

貴族士兵不會因為他的進場而顯得振奮,不會因為他的不顧生死而感到敬佩。

歸其原因,是因為士兵們根本沒有和哥達·米斯爾朝夕相處,他們也沒有把哥達·米斯爾視為偶像,也就沒有所謂的依賴感,更不會熱血上湧為了哥達·米斯爾把生死置之度外。

為何古代打仗,國王要防著邊軍?

其中一點就是邊軍將領每天帶著士兵操練,與士兵同生共死,隨著年月增長其中的袍澤之情,真正意義上讓邊軍做到了令行禁止。

人性是複雜的,而人性在野蠻又血腥的戰場之上,隻會放大!

格恩命令士兵,不要合圍絞殺貴族士兵,他故意放開合圍之勢,就是為了讓貴族士兵逃跑。

目的是為了就是要讓貴族士兵有逃跑的希望,不要讓他們拚死。

貴族士兵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道理。

當一個兩個開始逃跑時,混亂從而引發的連鎖效應是驚人的。

他們把自己後背交給了敵人隨意亂砍。

剩下的,也隻剩下收割了。

看到大部分貴族士兵開始潰逃,格恩眯了眯眼睛,隨著他的下令,士兵們開始展開追殺!

決定戰鬥輸贏的因素很多,天氣,地利,人數,裝備,士氣,氣力,兵種…任意一種都有可能決定戰鬥的輸贏。

但如果非要找出一條來證明戰場上的輸贏。

那無疑就是士氣了。

三十個重騎兵,這是格恩的殺手鐧,也是壓死貴族士兵們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裝備豪華,氣勢精悍的重騎兵從城門口出來時,哥達·米斯爾無疑腦子一懵!

一個平民,怎麼可能有這種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