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四年開始,大唐太子李承乾曆時五年,一直在視察大唐帝國內部的情況。
北至最北的冰州,南至占城州。東至南洋的婆娑州,西至玉茲州。
與其他帝王巡查不同,李承乾則是為了邊疆的歸化與融合。
像劍南道的幾十個州,在李承乾的推動下,利用兩百萬奴隸修築了大量馳道與鐵路。
如此一來,讓巴蜀與關中的聯係更加緊密。
整個巴蜀地區,也成為長安的後花園。
不僅如此,受李承乾點撥的李愔,也作出了驚人的成績。
他嚴格按照李承乾提供的規劃,在爆破營的幫助下,成功將鐵路往南延伸至唐朝的昆明縣。
而李承乾給出的規劃,直接將李愔震暈了。
那條鐵路會一直延伸下去,最終抵達大陸的最南邊。
不僅如此,它向西的支線,最終會與天竺連通,形成一個巨大的環線鐵路!!
從貞觀十六年開始,李承乾差不多住在了交趾。
別人不清楚,李承乾太清楚南方猴子們的德性,他們有多麼的不安分。
既然他們喜歡不安分,那就讓他們永久的不安分個夠。
意思很簡單:就是抓捕他們,讓他們為中南半島的建設賣苦力。
在李承乾看來,異族以及土著,都該被大唐奴役。
不聽話,那便死!!
為了讓大唐永久占領中南半島,李承乾讓調過來的席君買、竇孝節兩人,不停在半島上抓著土著。
在李承乾離開前,鐵路成功連通到了交織郡。
而這條鐵路下麵,可謂由森森白骨做了路基!!
而離去前交待的幾件事情,讓竇孝節與席君買兩人暗暗咂舌。
太子殿下的手筆太大了。
“記住一點,不要讓半島上的猴子們閑下來。讓他們開山鑿石,讓他們修運河,讓他們挖礦,讓他們開墾耕地。
總之一點,半島上的土著越少越好。如果他們膽敢反抗,格殺勿論!!”
工商業方麵,李承乾實施的國家資本主義。像什麼鋼鐵、礦產、交通、食鹽、糧食、煙酒、白糖、絲綢、精瓷、琉璃器皿等,都被李承乾或者勳貴們控製著。
如此一來,不僅朝廷富了,就連民間的老百姓同樣很富裕。
民間老百姓能富裕,多少沾了戰爭的紅利。
看看八國聯軍去一次清朝,足夠他們吃了大幾百年。
所以有時候戰爭,也能帶來巨大的財富!!
李承乾貞觀十八年回長安時,順便在荊州郡住了兩個月。
他之所以停留在此地,因為一項足以載入史冊的大工程,終於在貞觀十八年竣工了。
經過十餘年不停的修建大堤,荊江這條巨龍終於被鎖了起來。
看著十幾米高的大堤,看著兩側大堤與河麵最少隔著四裏地,李承乾心裏充滿著感慨。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在沒有機械的年代,單純依靠人力修建出如此逆天工程,所付出的代價難以想象。
別的不說,光死去的奴隸,足足百萬之眾啊。
更別提十萬看奴大軍所耗費的錢糧,更是個天文數字。
“楊愛卿,這七年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