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重武器缺乏,輕武器也數量不足。
彙總各方麵的情報,這些45年之後組建的師團,平時訓練也僅僅發槍而不發子彈,即使開戰時候發放子彈和手榴彈,數量也會非常有限。
最讓人大跌眼鏡和慘無人道的是,關東軍還給開拓團的婦女和小孩發放竹槍,號召他們玉碎到底。
人員素質不行,武器數量不足之外,自然武器質量也不怎麼樣。
輕武器還是那個德行,比侵略初期沒有什麼進步。
重武器反而還不如侵略初期。
作為陸軍火力支柱的火炮,師團的100毫米以上口徑都被抽走了,剩下的75毫米山炮居然很多都是一戰時候的退架式火炮!
這種炮是劉子龍最初拉隊伍時候都看不上的火炮!
射速賊慢,射程還特別近,連已經被劉子龍淘汰的四一式的射程都趕不上,這樣的部隊如何打仗?
既然要打錦城,就要先掃清它的外圍,同時派出打援部隊。
雖然關東軍有七十多萬,但是其一直以來經營重心都是麵對北方,連工事都是朝向那邊的。即使如今麵對劉子龍的重兵集團壓境,他們也不敢抽調全部主力來與劉子龍決戰。
如今他們已經知道了,毛熊的大軍已經通過鐵路在向這邊運輸,其中還包括十幾萬的劉子龍士兵組成的兵團。
這些部隊才是他們預想中的真正敵人,是不可能棄之不理的。
什麼叫捉襟見肘?如此來比喻,簡直太恰當了。
這表麵上的75萬人馬,實際戰鬥力隻相當於8.5個師團的十幾萬人,隻有可能去抵擋住一路人馬的進攻。
如今兩路大軍南北對進兵臨城下,無論如何是擋不住了。
故而,當74軍猛攻賓化之時,關東軍總部及附近部隊是猶豫不決的。
七月上旬,物資儲備充分、經過反複訓練的各兵團,在派出大量部隊打援的基礎上,以兩個軍的兵力包圍漁陽。
漁陽作為自古的軍事要塞,擁有完整而堅固的城牆。
而且這座城的城牆是由當年的戚繼光大帥主持修建的,非常堅固,城內也擁有獨樂寺等古跡,是一座擁有悠久曆史的古城。
但是如今,為了盡快消滅敵寇,也隻能采取軍事手段解決問題。
對此,劉子龍還是提出來了盡量殲敵於城外的指導思想。
與之相對的,鬼子也試圖死守這遼西走廊的南端起點。因此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首先是在城外的山上修築大量工事,作為第一道防線;
然後是拆除城外的民房,並修築與城牆連為一體的工事,作為第二道防線;
最後是在街道當中修建大量的暗堡,並形成了幾個最後堅守的據點,作為第三道防線,準備與劉子龍的部隊進行巷戰。
為了防止偽軍起到反作用,同時也是為了集中武器彈藥,戰前他們收繳了偽軍的全部裝備,讓他們擔任運輸部隊承擔戰時保障任務,並盡量不向偽軍透露具體的作戰部署。
盡管如此,劉子龍這邊還是通過各種途徑,甚至通過腳盆雞內部的情報來源,得到了城內駐軍的兵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