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櫻艦隊主力的通訊時間明顯較前縮短,而且似乎是采用多個頻率分時分段發報,難以準確判定方位。”
“嗯”,滄東自治領的軍務總長隻是輕嗯了一聲,語氣無悲無喜。
“海犀報告,水上飛機發現有多艘東櫻巡洋艦正在向我們靠近,敵方主力位置暫不明朗。”
聽見這個情報,在場的參謀軍官都稍稍吃驚,戰巡是所有巡洋艦的天敵,明知此處有著強大的四艘大型戰列巡洋艦,照尋常情況不是掉頭逃跑,就是在後方遠遠跟隨,居然還敢主動迎上來?難道這幾艘巡洋艦裏隱藏著此前東櫻海軍重創高加索艦隊的雷擊艦艇嗎?
“海犀報告,確認目標為‘築磨’級防護巡洋艦,數量4艘,方位320、240、80!”
水上飛機的報告打消了參謀們的疑慮,以築磨級的航速和艦況,東櫻海軍不太可能會把秘密武器安裝在該型艦上。
“柳鶴圖的第四巡洋艦編隊到哪了?”,劉豐開口詢問身旁的參謀。
“離我們還有約半個小時路程。”
這個位麵還沒有幾艘軍艦可以追上全速航行的海軍上將們,而如果限製她們的航速以等待其他艦艇又有本末倒置之嫌,這就導致劉豐率領的戰巡編隊與由城級輕巡組成的屏護艦隊脫節,隻有航速31節的霍金斯們能夠“望其項背”,最高36節航速的莎士比亞級驅逐艦倒是可以追上戰巡編隊,但他們的水麵炮戰能力還不足以阻擋有著巡洋艦率領的東櫻海軍“水雷戰隊”,即使與戰巡們編隊也沒有多大的實戰意義。
“我算是明白為什麼軍械局要把大筆的資金投入的飛機的研製和維護上了,這些小東西的偵查能力超出巡洋艦太多......”
大型主力艦在夜幕籠罩的海洋中航行時索敵本就受限,再與屏護艦脫節就有被敵人的高速雷擊艦艇偷襲的風險。為了保護這些寶貴的高速主力艦,楚清就將海犀號上半數的水上飛機都調派去給劉豐的戰巡編隊提供偵查。
而海犀號的水上飛機在偵查任務中大放異彩,也讓劉豐不禁感慨起來:“再發展下去,它們恐怕會完全主導前衛戰鬥。”
前衛戰鬥的目的就是獲取敵人主力的位置並阻止敵人的艦艇對己方主力的偵查,為後續進行的艦隊決戰爭取更大的優勢。這個任務現在多半交給中小型的水麵艦艇和高速的大型主力艦,現在偵查的任務已經可以交由水上飛機部隊完成,那麼等到航空器進一步發展,有了更大的航程、更高的航速與更多的載彈量,單機就能夠有效的對中小型艦艇實施打擊,那搭載飛行器的艦船就會真正的成為前衛戰鬥的核心!
等到航空力量能夠獨立對一支編製完備的傳統艦隊造成重大打擊,那麼海戰的格局是不是會......
機緣巧合之下,劉豐見識到了空中兵力的獨特優勢,進而引發了這位花甲之年的老將對今後海戰模式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