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犀”的消息,半小時後我們將能夠與敵艦隊產生目視接觸!”
“好,我們從東櫻海軍的左舷迎擊,保持高速,發揮火控優勢與他們進行對向炮戰,而後左轉攻擊東櫻海軍編隊的尾艦。另外讓柳鶴的艦隊機動至我們的左翼前方,防止東櫻海軍的魚雷襲擊。”
“是!右舵10,左舷炮戰準備!”
劉豐的腦海裏已經有了初步的交戰計劃,從前期的情報來看,東櫻海軍本隊裏也有一艘搭載了16英寸艦炮的戰艦,在夜戰的交戰距離下對海軍上將級戰巡有實實在在的威脅,麾下的四艘戰巡雖強,但是硬撼一支龐大艦隊實屬不明智之舉。
這些戰巡在改造中安裝了軍械局開發的第二代新式機電火控,其被命名為“深藍”,除去繼承前代同航戰時的高精度射擊能力之外,還實現了在勻變距率情況下的火控計算,諸如對向或背向航行時亦能連續計算火控諸元———————這在一眾基於德雷爾火控台技術路線的設備中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劉豐預備利用這一點發揚火控優勢、與東櫻艦隊短暫接戰、保全自身的同時打亂敵人的陣腳。而等到這一套流程走完,由楚清坐鎮的滄東海軍主力也該到場了!
前方由海犀號所搭載的水上飛機投放的照明彈已經向艦隊指引了敵人的大致方向,昏暗的夜色下兩支艦隊對向而行,上百門12英寸以上的艦炮遙指對手,隻待一聲令下即迸發出毀天滅地般的烈焰!
“發現不明艦影,方向西北,距離待測定!推定為東櫻海軍艦隊!”
“命令巡洋艦向西北方發射照明彈!”
“轟.....”
“轟.....”
柳鶴少將所率第四巡洋艦分隊的兩艘“霍金斯”的203毫米主炮朝遠處開始射擊,這種滄東海軍目前所裝備口徑最大、射程最遠、亮度最高的炮射照明彈讓遠處模糊的黑影顯出身形,在各艦主桅上的瞭望兵得以進行更精確的方位、航速測量。
“9個大型目標!方位330,航速20節,距離約20000米,正與我對向駛來!”
雙方艦隊竟然在不知不覺間排成了兩條近似平行的直線,正從2萬米外以51節的相對速度不斷接近。對於這個時代的火控技術來說,2萬米在夜戰中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塹,即使是“深藍”,這個距離也太過遙遠了些。
東櫻艦隊的副炮也開始向戰巡編隊的方向拋射照明彈,一來一回之間,兩支艦隊的身影都在彼此的光學觀察設備中清晰可見,無數根巨大的炮管在照明彈的光亮中做著射擊前的微調。
“距離15000米!航速20,方位310!”
不過是短短三分鍾,距離便已經向前拉近了5000米,在得到了炮術軍官肯定的語氣與神態回應之後,劉豐便直接下達了開火命令:“各艦隨本艦自由射擊!炮擊間隔20秒!”
無線電波與燈碼飛快地傳遍四艘“海軍上將”,在收到位於隊尾的“雁蕩”所發來的回執之後,戰巡編隊隊首的“羅霄”便揭開了戰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