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二卷還沒有寫完。
很多年以後,我站在“神風”號巨型艨艟鬥艦的甲板上,遙望著迷霧重重之中的無名海島,思緒不知不覺得回到了許多年以前,那如海一般浩瀚的記憶中......
經過我這個來自於後世的“先知”之人的努力,曆史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經過幾年的征伐,我所效力的蜀漢政權已經統一了中國。現在我正受後主劉禪之命東征,渡海攻打東瀛之國——倭。.......................................
.................................
海風吹拂著我的臉龐,撲麵而來一股淡淡的鹹味。繡著蟠龍和彩鳳的大旗正迎風獵獵飄揚。這是中國曆代皇權的象征,龍鳳旌旗。自蜀中出兵吞滅曹氏大魏和孫氏大吳,進而遷都在洛陽稱帝的劉備之子劉禪,為了表彰我在統一大業中建立的偉大殊勳,特封我為齊王,定都臨淄。建龍鳳之旗,服袞冕之袍,劍履上殿,讚拜不名,入朝不趨。恩遇之寵,冠絕天下。
而今,我奉命伐倭,率二十萬將士踏海臨波,直指東瀛。.....
本來,蜀漢帝國的疆土已經十分遼闊,但是來自外族的威脅卻仍然沒有消除,北有匈奴,西有西域諸國,南蠻山越野性不化,稍有不如意即殺官反叛,至今被殺死的被朝廷委派到蠻地的官員已經不計其數。以至於前往上任的官員將此漫漫前途視為流放,往往一到南中就止於邊境,寄治外縣。南中諸縣早已名存實亡。
而諸葛亮早已撒手人寰,孟獲亦已辭世。已經沒有人能鎮得住南蠻不複反了。而遣大軍征討,南中人鼠竄山野,大軍一退,複亂如常。幾次三番,朝廷也就懶得管理了,幹脆睜一眼,閉一眼,任由他鬧去。
說起來,這些三邊的事情都需要去解決,十七歲的皇帝劉禪,為什麼要派我去攻打懸隔海外,孤帆萬裏的倭國呢?
這個中隱情,實在是隻有我自己才知道。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前的記憶,我依然十分地清晰。一千七百年後,這個東瀛島國將會出兵攻打我國,馬關之盟、甲午之恥,不敢或忘;而數十年後,瀛國更將傾國之兵,入我中華,殺我父兄,淩我姐妹,致使神州之地,滿目創痍,此民族之至辱,大丈夫不為國血恨,空為人世!此仇不報非君子,竟然幾千年後你要屠我殺我,淩我辱我,不如此時我先去你家中做獸兵!
殺盡你國中之男子,汙盡你國中之女兒。來一次民族大換種,方能稍稍抒我之情懷。
於是趁著“漢昭文皇帝”劉禪,對我的信任達到無與倫比的最高峰時刻,立即上奏,求出兵討倭。
劉禪果然應允,因我威信之高,朝中也無人反對。但條件是,我必須全部使用皇帝封給我的齊國之兵,並且船隻兵械,也要全部由我自己在齊地打造、籌措。
於是我謝恩告退,立即回到齊國,著手準備。臨走時皇帝親排鑾駕送我,賜錢三億,金一千斤,銀五千斤;禦林軍虎賁二百人;美女二十名;並派大將張嶷、張翼領七十八校尉助我,又撥賈充、諸葛恪等二十六人參讚軍機。一俟我準備完畢,便出海攻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