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拿著這筆讚助,回到了齊國。立即召集能工百匠,燒火鍛鐵,砍樹造船,一麵招兵買馬,勤加練習。為了這次東征,我可謂是用盡了心思。甚至連火炮都被我通過前世所學的雞毛蒜皮的知識,絞盡腦汁,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研製成功了。可以說,我以前從未有這樣認真過。
經過九個月的日夜用功,不懈努力。我終於募集了二十萬精兵,馬三萬匹,大小戰船一千四百五十六艘,即日誓師起兵,揚帆起行。
公元二一六年,即漢昭文帝建興三年三月,我上表辭別劉禪皇帝,率二十萬大軍、文武官員一百九十六人離開臨淄,到臨朐縣海口,看大軍下船。
二十萬大軍是全部齊地的精銳,看著他們陸陸續續地走到港口,進入一艘艘巨大的樓船艨艟,心裏別有一番滋味。雖說是趁著一股銳氣,同時也懷著某種信念,去萬裏之外的海島作戰。
然而大海畢竟凶險,一有一點天氣變化便濁浪淘天,而且深不可測,稍有一點不慎,便可能全軍覆沒。漂洋過海,前途未卜。雖然我已經對士兵們進行了三個月的遊泳訓練,但是一遇危險,在這浩瀚無邊的藍水中,想要逃過一劫卻依然是十分困難的。
但是,想到我如此費盡心機地經營了這麼長時間的努力,要因此放棄,卻也是心有不甘的。我在賭。
為了這場史無前例的豪賭,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每條船上都配備了最精密的航海羅盤和備用羅盤,千裏眼(我用前世學到的知識製作了凹鏡和凸鏡,做成了一種形似煙筒的單眼望遠鏡,長達一米,供設置在樓船桅杆上的單人哨樓使用。)並在每條船上裝了一百到三百截浮木,供士兵們在跳海逃生時當救生圈使用。
而為了應付作戰需要,每條五百人以上的大船都裝備了四門火炮,操炮手二十名,彈丸二百丸。共計有一百條船,四百門火炮,其他火箭,火手雷等不計其數。可以說一旦成功抵達瀛洲,那些半開化的朦沌倭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是我的對手的。
所以,當我看到海岸邊到處人來人往,滿目的旌旗飄揚,人喊馬嘶,和海水裏不斷隨著波浪搖晃浮動的巨大戰船時,想著我在倭島上的威武雄姿,齊地的士兵們到處擁抱倭人女子的壯觀場麵,心裏還是禁不住邪惡地大喜的。
哈哈哈哈,我忍不住在馬上揚鞭大笑起來......
.............................................................................................................................
PS:弟兄們給張票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