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四季基金變故(1 / 2)

不是九州集團簽署承包研發合同之後,張林與九州集團的幾位高管就可以閑下來。

反而是這幾天比以往要更加的忙。

正好這次,各個飛機設計製造公司的研發總工程師和軍方的代表都在北京,九州航空、大秦動力與幾家公司的會議在第二天繼續進行。

這次是簽署合同後要商討具體的參數數據與製造方案。

前期研發雖然重要,但是後期的製造同樣重要。

必須要和幾大製造公司溝通好才可以。

不是所有的零件都是由九州航空和大秦動力製造的,兩家公司隻負責關鍵的地方製造,有一些是設計好外包出去由其它公司製造的。

就像美國F-22零件中發現由中國製造的一樣,所有零件完全由九州航空和大秦動力製作是不現實的,不是九州集團舍不得這些錢,而是這樣不僅效率低下,還會浪費資金。

現在的世界是嚴格分工的,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擅長的地方,九州航空和大秦動力就在其中扮演者組織者和最後的組裝者這一重要的角色。

而且大型運輸機有一些部件是軍方的設備,例如雷達設備、通訊設備等,所以還需要和這些國企溝通協調。

同時,還有軍方要求的小涵道比發動機,需要與C飛溝通,了解他們需要的具體數據,專門為正在研發中的戰機定製一款合適的發動機。

對於已經基本上定型的飛機,不是推力越大越好,而是適合的推力才是最好的。

所以事情比較繁瑣。

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張林他這幾天開會忙碌的時間,四季基金的基金經理董海要辭職,被人挖走了。

四季基金被偷家了。

這讓他不得不停下計劃會議,前去四季基金處理這一攤子事情。

好歹這是一個200億規模的私募基金,雖然他現在已經不放在眼裏了。

好在經過這兩天會議的溝通協調,已經基本上是協商完畢。

暫時離開他,林子帆和喬振平可以把剩餘的事情搞定,不用他再在這裏。

四季基金在九州集團體係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一環。

在過去的一年中為他解決了不少的麻煩,雖然以後的作用會越來越弱化,但是不代表現在沒有用啊。

就像曹操養著賈詡一樣,要是董海被其它的基金投資公司挖走後,雖然不會對他有什麼危害,但是放在競爭對手那邊有些難受。

董海的的能力不弱,張林承認確實有兩把刷子。

去年的一年,在他隻提供了少量的消息的情況下,能把基金做到五倍的純收益,已經很是難能可貴了。

雖然這裏麵有他刻意培養的結果。

“張總,這是我的辭職信。”

在張林趕到九州集團在北京的總部辦公室時,董海遞上了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辭職信。

張林接過辭職信,翻看後問道。

“確認要辭職嗎?已經合作一年多了,咱們之間並沒有什麼不愉快,為什麼要辭職啊?”

這個世界少了一個人不是不能轉,雖然他承認董海的能力確實強。

當初邀請董海來四季基金任職時,因為雙方是合作關係,雙方並沒有簽署什麼競業協議,所以現在董海想走就可以走,立馬就能找到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