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等你聽到這個故事,你就知道這是為何?”
“在一年前,江南大發洪水,長江下遊堤壩被洪水衝垮。百姓流離失所,擇子而食。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北方草原又舉兵攻打中原,朝廷實在是拿不出太多的錢糧來派兵防禦草原狼兵,隻能先籌糧先震災江南百姓,可草原狼兵也要防禦呀。沒辦法之下,隻能選擇募捐,一位富豪不忍國破家亡,慷慨解囊相助,將身家多數財產捐募給朝廷,朝廷這才有能力將草原狼兵給擋在關外。而朝廷為了感謝這位豪紳的慷慨解囊,送給那位豪紳一塊免死金牌,同時原本要讓其封官進爵。可陛下卻招來眾位高官的聯名阻攔,無奈之下,陛下就問那富紳有何要求,那位富紳就要求給其子一個地方小官當當,結果這才沒有招到眾大臣們的反對。而豪紳的兒子在上任的路上,經過一處小山坡,被一眾山匪給挾持了,那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哪裏抵得過眾多山匪,無奈之下,隻能將身上值錢之物奉上,希望眾山匪能夠看在錢的份上,放過那位書生,可當匪頭看到書生身上的聖旨和上任文書文書。就想著將衙門內的所有人通通趕走,換成他的那幫兄弟,那衙門豈不是他們說的算。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一個衙門也不隻是縣令,還有縣丞、縣蔚、主簿等眾多勢力的下派之人的耳目,哪裏是一個山匪可以為所欲為的。結果,山匪頭目隻能退而求其次,要挾縣令讓他當師爺。這樣,就可以明目張膽地去敲詐勒索,黑白顛倒。這才造成這一年的假案錯案冤案堆積如山,而那位縣令在沒有辦法之下,隻能被遭受百姓唾罵,即使有冤情,也不敢來衙門告狀,自從確定衙門一位王姓捕頭應該可以幫助自己,此時才敢展開反擊。不知道王捕頭對這個小故事是如何看待呢?”
王捕頭兩眼睜大地看著狄正清,感覺很不可思議,原來這位縣令大人是有苦衷的,是因為害怕被滅口,所以之前才顯示自己的無能和膽小懦弱。等到隻有一點機會,竟然就敢反擊,而今天看他的審案破案等手段,所以才會讓王捕頭感覺反差那麼大,就憑今天對案件的推理和思路,這位大人肯定非池中之物,將來肯定是遇雨便化龍的人物。特別是他今天的兩句話,讓他至今還回味無窮。“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雖然他不知道紅薯是何物,可這句話真的讓他熱血沸騰。特別他是那麼信任自己,就單憑隻確認自己會站在他這邊,他就敢對著山匪們反攻,這種膽魄,不就是自己等兄弟們所希望投靠的人嗎?
激動得眼眶發紅的王捕頭馬上單膝跪地,對著狄正清猶如發下誓言般到,“大人,王擔當願為您孝犬馬之勞,隻要王擔當還有一口氣在就不會讓賊人動大人一根手指頭。”
“這這這,王大哥,小弟這是何德何能能讓你這樣的付出呀!”
“大人,您有這種為民之心,我王擔當覺得值得。”
狄正清趕快將王擔當扶了起來,激動得眼眶都濕潤了,內心則在“靠,不容易呀,在古代也不容易,沒想到一位武功高強之人真不容易忽悠,不過,總算成功了。果然,還是得用事實和真心才能忽悠到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