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巨大電路板(1 / 1)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拆分成幾部分來解決。”

一名專家站起來說道。

“首先我們可以設計一個起始位和一個結束位。”

“例如起始位可以統一顯示綠色,結束位統一顯示紅色。這樣的話就表示這中間的數據代表一個完整的數據包。這是其一。”

“其二呢,我們可以增加一個修複指針。例如一個10兆的文件分成了十張陣列圖,這中間第三張出錯了,並且無法修正。那麼接下來下一張圖顯示修複指針,告訴外麵,前麵這張圖作廢。然後在後麵重新顯示第三張,這樣的話,就萬無一失了。”

“同意!”

“同意!”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每次傳送一個文件,會增加兩到三張圖片,導致傳輸時間加長。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好,我覺得這個方案直接解決了第四個問題。”戚萬章說道。

“如果按照這個約定,我們的數據傳輸就不會出現問題。這樣的話,就不需要與外界實時溝通了。”

方案談定,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修建信號燈陣列。

薑濟同沒二話,積極配合。

專門騰出一塊2公裏乘兩公裏的地塊,來建造這些信號燈。

首先是燈的材質。

為了同時保證極小的故障率和極大的亮度,大家一致的方案是采用LED指示燈。

為了盡快生產出這些雙色指示燈,專門又在地塊的旁邊建造了一個電子廠。

燈的問題解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線路問題。

每一行有3002盞燈,每個燈都需要獨立控製它的顏色。

那就意味著每一盞燈都有獨立的供電線路。

試想一下在40公分的過道裏同時埋下3002根線纜是什麼概念?

工作量的大小先不考慮,這個秦羽可以搞定。

關鍵是維護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一旦線路出現故障,想修都沒法修。

那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一名專家給出的意見是在這塊邊長2公裏的土地上,製造一塊巨大的電路板。

電路按照製作集成電路板的思路來做。

意思就是製作一塊邊長兩公裏的巨大電路板。

這在現實生活中,是實現不了的。

首先這麼大的麵積,變形會非常嚴重。

電路板還沒投入使用就報廢了。

況且這麼大的電路板得需要多大的設備才能製造出來?

所以,這放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個根本無法實現的工作。

不過在小世界裏就完全不一樣了。

秦羽最後給出的建造思路是往上建。

一層一層建。

相當於手工打造一個多層電路板。

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地基,這樣的話可以保證電路板的穩定性。

接下來是分層建造電路。

這一步需要專家們先設計草圖,設計好每層的電路情況。

接下來就是按照草圖來一層一層建造。

絕緣部分為了盡可能提升可靠性,使用的是絕緣樹脂。

它的優點是可塑性強,和鋪水泥一樣,速度快。

絕緣樹脂鋪好後,根據分層電路草圖,開槽,然後向裏麵嵌入銅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