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條嵌進去後,上麵再附上一層絕緣樹脂。
這樣的話,工作人員在上麵行走,安全性高很多。
同時也可以防水和避免被氧化。
每層電路板之間還有2米的間隙,這個間隙工作人員可以自由通過。
這樣的話,如果哪一層有問題,方便檢查和維修。
有了分層,這塊電路板看起來就像一座水晶般的大樓。
每層電路板上,每行隻有40公分的間隙,最多鑲嵌15根銅條。
這樣的話3002盞燈,就需要建造201層電路板。
也就是一座201層高的水晶大樓。
大樓的頂端還要鋪設9012000盞燈。
方案製定好後,說幹就幹。
第一步自然是打樁。
這麼高的樓,不打樁不像話。
雖然有秦羽的言出法隨,直接懸空建造也不是問題。
但誰知道秦羽一旦離開小世界後,法術到底會不會失效。
所以關鍵的技術和建築,不能依靠法術實現。
否則可能會給後麵造成不小的麻煩。
如今水泥鋼筋的產量已經上來了。
所以打樁的過程20分鍾就可以完成。
為什麼這麼快?
秦羽首先製作一根樁子,然後插入地麵。接下來就可以通過複製的方式,複製出大量的樁子。
隻要不缺原料,當然很快就能搞完。
樁子打完後,上麵就開始鋪設水泥地板。
水泥地基的高度為五米,將這塊邊長2公裏的地麵鋪了個結結實實。
接下來是鋪設第一層電路板。
這裏要注意的是,第一層絕緣樹脂電路板是通鋪的。
因為控製器部分要焊接在這一層電路板上。
為了給控製器留下空間,從第二層開始,在四邊各空了100米的距離,用來固定元器件。
第一層絕緣樹脂鋪好後,開始按照專家給出的電路圖在樹脂上開槽。
開槽的深度不用太深,隻有一公分。
這已經很厚了,橫截麵為邊長為1公分的正方形。這樣的銅條絕對杠杠的,支撐一盞LED燈沒有絲毫問題。
至於為什麼用這麼粗的銅條,秦羽表示不差錢。
銅條鋪好後,還需要再附上一層絕緣樹脂。
這樣的話,銅條就全部埋在裏麵了。
第一層搞好後,需要在上麵空閑區域建造承重牆。
承重牆建好後,就可以鋪設第二層電路板。
兩層電路板做好後,還需要在對應的地方開孔,開孔後將銅條嵌進去,將兩層電路板打通。這樣的話才能通電。
剩下的層數都是以此類推。
由於每層電路板的結構都不相同,秦羽沒有辦法複製。
所以這一部分的建造工作,就消耗了近20天的時間。
201層的電路板大樓蓋好的時候,信號燈也生產完畢了。
其他控製器部分也都已經生產完成。
接下來就是將這些元器件焊接上去。
為了增加牢固度,都是用銅焊接的。
這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實現不了的。
但秦羽有言出法隨,另當別論。
控製部分主要有數據輸入部分、電源輸入部分、信號轉化部分三大部分。
當設定好要傳送的文件後,數據會從數據庫輸入到數據輸入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