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言靈異術(1 / 2)

場中人群的山呼萬歲,便如晴空霹靂般震在劉瑁心頭,一時再也無法平靜下來。

“萬歲”一詞由來已久,本不稀奇,在《戰國策》的《齊策》中,便有相關記載。當彈鋏長嘯的馮諼燒毀薛國子民的債券時,得了利好的百姓便“因燒其券,民稱萬歲”,可見萬歲一詞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經常用作歡呼聲在民間使用。便是前朝大司農李固被權相梁冀誣陷入獄,門生故舊上書申訴,“太後明之,乃赦焉。及出獄,京師市裏皆稱萬歲”,可此時的萬歲就差點為李固帶來了殺身之禍。原來這萬歲也分成幾種不同,呼喝一聲萬歲倒還好些,不至於拿住這點定人罪惡。但自漢武帝時“鹹聞呼萬歲者三”後,群臣萬民便將連續三次呼喊萬歲當成皇帝陛下內定的專屬禮數了。亦就是說,而今的這三聲萬歲,不論是張角施了妖道異術蠱惑百姓,還是場中的太平道信徒真心實意的自發之舉,光是這種行為便與謀逆無異了。

劉瑁愣在當場,竟怔住了,不知該如何是好。身為宗室,他滿心都想著要竭盡全力維護大漢帝國的劉姓統治,對一切企圖顛覆政權的行為深惡痛絕。可另一方麵,幼時的尷尬地位和逆境成長卻使其少了些世家子弟的驕縱氣質,舉止平易近人,毫不做作,對於貧苦困頓的弱勢百姓常有一顆憐憫之心。如今天下皆知山呼萬歲者三是極大的忌諱,而這些信徒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聚眾僭越,形同謀逆,實屬罪大惡極;可他心知這些信眾乃是深受貪官汙吏和天災人禍之苦,不得已才為了果腹治病而歸附太平道,聽信張角之言,此時又著了所謂大賢良師的蠱惑,實在情有可原。該如何看待處理這其中的關係,確實難倒了這位閱曆尚淺,年僅十五的少年郎。

場中的氣氛自那三聲萬歲之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潮,張角說完正事,再也忍不住滿心的歡快,喜笑顏開的讚頌黃天大神,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萬民安泰,全然不管這些是在位的皇帝陛下祭祀天地時才能涉及的內容。所有的教徒信眾也在自己一次次大膽的言論中放得愈發開了,皆是歡欣鼓舞,暢所欲言,不恭不敬的話語是毫無顧忌,脫口而出,引得劉瑁目瞪口呆,驚異莫名,忙將眼看向祝龜,隻見祝龜愁眉緊蹙,滿麵憂慮,不知在想些什麼。

張角在土壇上活躍了將近一個時辰,將數千教徒信眾說的眉開眼笑,興奮不已。忽而又是一陣青煙彌漫,在市集中幾乎所有人的歎息和挽留聲中,目的已達的大賢良師悄然離了會場,如其到來一般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便是他的兩位胞弟,自稱“大醫”的張寶、張梁並肩登上了土壇。劉瑁遠遠看去,隻見二人皆是身著黃色道袍,手持九節杖,以黃巾束發,與張角的唯一區別便是他們的黃色道袍上未有陰陽八卦的圖案。

那張寶體型勻稱,臉色紅潤,全然不似張角麵黃肌瘦的模樣,話語不多,舉手投足間竟有些不怒自威的氣度;弟弟張梁比之兄長稍矮一些,卻生的有些白胖,麵上無須使得他更顯富態,聽一旁的信眾介紹,這張梁在三兄弟中食量最小,武藝最佳,但是從小到大都是一副腸肥腦滿的模樣,顯得有些喜慶的意味,在太平道中的威望僅次於張角,竟隱隱居於二哥張寶之上。

之前張角下了土壇時,已將今日的主題說了一遍,亦得到了在場數千信徒的支持。是故兩位“大醫”登上土壇後隻是例行公事的誇讚一番黃天大神,又問問民生瑣事,拐彎抹角的指責朝廷,抨擊吏治,進一步的煽風點火,卻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

張寶、張梁雖自稱“大醫”,是太平道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可多年以來兄弟二人皆是全力輔助哥哥,使得大賢良師的名聲威望遠非他們二人可比。關鍵事項已由張角說定,二人的講演水準又不及前人,場中的教徒信眾慢慢由之前的狂熱激蕩不能自已的狀態中解脫了出來,神情也逐漸平和起來,隻是念及兩位大醫也是響當當的人物,才耐著性子聽其傳道。張寶兄弟各有所長,雖不及張角,但也不算拙劣,見信徒眼中已無之前的炙熱,便不再拖延,宣稱此次祭典結束,若是大賢良師得了黃天大神指示,再另行通知,共謀大業!

不得不說,整個黃天祭典的時機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張角的出色表現,將教徒信眾帶上一個又一個高峰,將狂熱中耳鳴目眩的數千人說得神魂顛倒,以達成既定目的。目的既已達到,便不需再花些花樣,張寶、張梁隨即登場,將之前的餘溫善加利用,進一步鞏固太平道教義在信徒心目中的神聖地位。見信徒熱情稍退,即將恢複平靜,張寶二人又果斷的宣告祭典結束,在餘味尚存之時戛然而止,留給眾人一個美好的收尾,不至於索然無味。劉瑁至此方才確信,太平道的興起絕非偶然,神鬼之說隻是幌子,這張氏三兄弟在玩弄民眾感情,利用輿論宣傳方麵真是有些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