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貓愣是沒上床,它們是不會承認自己害怕,隻是單純的想睡沙發,單純的想在凳子上趴。
其他村民們有睡著的有沒睡著的,沒睡著的都在討論綠洲安全區,討論康大柱,想著他們在綠洲安全區一定不好過。
綠洲安全區一定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安全,不然的話康大柱也不會回來,他回來的目的肯定就是搬他家的東西,可能地窖裏還存了些什麼?
想想兩個村子上的人,總共也就200多人,他們現在十幾戶回來40來個人,還有一百大幾去綠洲安全區,綠洲安全區不行的話康大柱回去之後跟他們講,萬一一個兩個都要回來怎麼辦?
回來了哀求,不像康大柱那麼理直氣壯,都是鄉裏鄉親,村裏村外的,幫還是不幫,幫了之後變成仇家怎麼辦?
沒睡著的村民們討論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帶著這些亂七八糟的睡覺,這一睡下去就不得了,一夜做夢全是這事兒,導致早晨起來一半的人都沒精神。
沒精神怎麼辦,強製開機,冷水洗臉,冷水衝個澡,衝完之後打穀場集合,跑個兩三圈之後就有精神了。
經過將近4個月的鍛煉,很多稍微年輕一點的人,棍棒砍刀耍的虎虎生威,彼此相互對打,都能打傷對方。
更厲害些的跟臨春曉打,都能打個三五分鍾10來分鍾了,對此大家夥是越來越有勁,運動鍛煉哪怕刮風下暴雨也要在家裏練,生怕一天不練,落人身後似的。
早晨鍛煉完,各自回家洗漱燒飯吃飯,水煮玉米加水煮蛋水煮一份菜,或者衝個蛋花,吃個餅,油水不大,優質碳水蛋白維生素都有。
吃完飯之後,村中的木匠帶著稍微年輕一點有經驗的人去了村子入口,薑葵他們已經在了,再用木頭弄瞭望塔,其他人飛快的加入建造瞭望塔和木屋的行列。
老人帶著孩子們下了玉米田,1000多畝玉米,有先下地的,有後下地,就有先成熟後成熟的。
老人帶著孩子們找成熟的掰,玉米顆粒非常飽滿,蟲子也極少,15戶人家種了1000多畝,每家五六十畝,要全部收起來畝產是非常可觀。
薑葵他們10來個人就種了10來畝地,除了玉米,還有花生,土豆,生菜,蘿卜啥的,種這些目的是,能減少用空間的東西就減少。
就算有的村民知道他們有空間,也得給他們造成一種他們的空間,東西不是太多的假象,讓他們有借有還,不能存在不勞而獲的心理。
人多就是幹活快,兩個瞭望台,一個5米,一個10米,一個上午就豎起來了,木屋也初步成型。
瞭望塔的梯子很好爬,老木匠的手藝,沒有用一根鐵絲一根螺絲,全都是榫卯結構手藝。
除此之外瞭望塔還很結實,兩個成年人300斤站在上麵不成問題,薑葵在瞭望塔上放了望遠鏡,一個瞭望塔上一個。
望遠鏡放完之後,瞭望卡上還放了鐵盆,鐵棍,拉了繩子,繩子的另外一頭拴在了村子裏,掛了鈴鐺。
發現了風吹草動,鐵棍敲在鐵盆上,就會發出巨響,拉動繩子就會有鈴鐺響,這樣就算大部分人在村子裏也能聽見聲音。
木屋建造就慢了些,沒有水泥,全都是木頭,用木頭搭的架子,坐的屋頂,再鋪一層草,用泥巴覆蓋,木屋上麵的瓦片,用的是村子中無人住著人家廚房上瓦片或者豬圈的瓦片。
一周的時間,蓋了5間木屋,入口處蓋了兩個,其他的地方蓋了三個,蓋好晾的差不多,薑葵就放了炮進去。
最後兩管炮放進去之後,炮彈裝進去,調整好射程範圍之內,綠洲安全區的人來,來的比前些日多了好幾倍,有30來個人了。
30來個人,每個人腰上都掛了手榴彈,每個人身上都背了槍掛了子彈,架勢很明顯,就是來幹架就是來找事的。
康大柱也來了,除了他,還有其他的兩個村民,一個女的,一個男的,兩個都中年人,女的看起來就是那種要吵吵架很厲害的。
薑葵沒有把木屋的窗子打開,沒有把炮口懟出去,看見來人,讓南書 陳嶼川他們在木屋裏看著炮。
薑葵和燕戎走出小木屋,站在溝渠的對麵,隔著5米寬的距離,望著綠洲安全區的人,揚著聲音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們為首領頭的人,是等著我放鞭炮,還是等著我鋪好地毯,她才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