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多小人,小人多的地方悲劇也多。
有人講唐通先是氣量狹小,後將居庸關直接送給李自成,節操還不如一個商女!
我侯朝宗認為:唐通等是著了守城太監曹化淳的道,從進兵勤王就已開始。這個叛徒,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寧門,讓闖軍長驅直入。
京城的陷落已成事實,百姓中壯丁被安排打掃戰場,修葺城樓。那些老弱婦孺、舊臣巨賈奉茶勞軍,暫時沒有發現大規模的屠殺。
分遣追風營攜物資前往各地待命,我身邊隻留吳元、吳藝及三位白衣劍客。
“追風營”的名號以後不用,全體化身“賒刀人”。
因為大明沒死透,我輩仍可為!
這個自宋代就見諸於江湖的“賒刀人”組織,自稱鬼穀子之後,沉寂多年。
今日借用,實屬無奈。
可惜大好河山,終究禁不住“大順”李自成、“大西”張獻忠之流的禍害,明天會怎樣?
現在我隻想再訪金陵,迎回香君。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先護住身邊幾個人,再談其他。
就在我六人行程足有半天之際,後麵追來兩騎。
我認出來了,就是宋獻策與劉匡。
劉匡:“師兄且慢!”
三劍士立馬防備,吳元、吳藝緊緊挨著我。
宋獻策:“朝宗勿慌,有要事相告。”
三劍士可抵千騎,吳家兄弟也不弱,我應該不要擔心安危。
我:“宋師父,劉師弟,我們各為其主,私下見麵不合適吧?”
劉匡:“師兄:是我犯下大錯,請你解救。”
此行六人都不解其意,闖王謀士與愛將找我敗軍之將幫忙?
少說話就少出錯,等對方道出實情才是明智之舉。
宋獻策:“陳圓圓,你知道嗎?”
這陳圓圓也是秦淮河上響當當的人物,與卞玉京、董小宛、顧橫波、李貞麗等齊名。
據說她已離開留都,做吳三桂的小妾去了。
我:“她與我幾位朋友熟識,有什麼問題嗎?”
宋獻策:“昔日闖王和談不成,被小人慫恿攻陷皇城,實非我等所願。”
我:“宋師父不會是特意來諷刺我的吧?”
劉匡:“斷無此意!就在剛剛,滿洲韃子要圍剿追風營,被我知悉。師父與我先來追你,我手下有支八十一人的小隊正在與韃子刺客血戰!生死未卜!”
我內心一顫,示意白衣劍士放下戒備。
宋獻策:“劉宗敏從劉匡手上劫走陳圓圓,隻怕山海關的吳三桂不會善罷甘休。”
劉匡:“先前師父向大王諫言,吳三桂的家小必須保護起來。為的是防止他暴怒之下與滿清彙合,於華夏不利。畢竟吳三桂還不是很排斥我大順,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好。大王同意,派我執行。怎知我叔叔手下有位酒色之徒探聽到,陳圓圓在我手上。故意透露,與我叔叔酒後派人綁架師父和我,孩兒軍值守人員隻得交出陳圓圓......”
局勢越來越複雜,劉宗敏此舉等於是把李自成放到火上烤。難怪宋獻策和劉匡寧願替我擋住滿清刺客,也要坦言相告。那麼告訴我的意義何在?
我:“追風營已散,幫不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