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2 / 2)

而且,程海峰所學的內家拳可謂“根紅苗正”。程家曾祖民~國四年(1915年,注1)生於河北衡水,家中世代經商,祖上曾為著名的廣東十三行在華北地區唯一的合夥人,富可敵國。程家曾祖從小卻不喜文墨,隻是好勇鬥狠,五六歲就能打到十一二的半大孩子。好在自古窮文富武,程家家主也覺得,自己的嫡子若能以技擊之術護身、再進軍校深造,倒也不失為亂世保身的一條路子。

於是,在程家曾祖七歲時,程家世交、形意拳宗師尚雲祥將他收入門牆。由於他天資出眾、習練勤奮,又兼品行端正、嫉惡如仇,尚雲祥非常喜愛,列為關門親傳弟子。說起這尚雲祥,可是個來頭大過天的人物!尚雲祥早年師從大宗師李存義,而李存義身兼形意拳名家劉奇蘭親傳的形意拳和八卦掌大宗師董海川、程廷華傾囊相授的八卦掌,兼收並蓄,成為近代頂尖的內家拳宗師,武術界幾無敵手。《大刀進行曲》在後世華夏大地可謂婦孺皆知,大多華夏百姓也知道,這曲中描述的是在長城抗戰中因為白刃戰無敵的二十九路軍大刀隊,而大刀隊的“形意五行刀技”就是尚雲祥親授!

尚雲祥本人極其擅長授徒,又喜愛極了這程家娃娃,把自己一生所學毫無保留的傳給他。待到民~國二十六年尚老去世前夜,他撚須而笑,評價程家曾祖“我一生得雲兒(程家曾祖名雲)為關門弟子,於願足矣!”

更讓其他武人羨慕嫉妒恨到死的是,尚雲祥有兩個金蘭兄弟,也是在武術界赫赫有名的宗師級人物。一為同門師兄弟馬玉堂,此人不但是國手級人物,更是後世新中國武術運動的奠基人之一;另一人則是被清末民初武術界稱為“天下第一手”的孫祿堂!前者專精形意拳,但就形意拳的造詣,幾乎可稱無人能比。後者更是盡得郭雲深的形意、程廷華的八卦、太極宗師郝為真的太極親傳,而且熔煉唯一,創出實戰能力威力絕倫的孫氏太極拳。孫老不但武技無敵,兼文采斐然,更令人欽慕的是,他滿懷愛國熱忱,曾在花甲之年挑戰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禦用武師板垣一雄並輕鬆取勝,又接連挫敗了心存報複的五名日本著名技擊宗師!

程雲盡得三位大宗師武術真傳不說,由於孫老的言傳身教,他文武兼修,更立誌從軍。民國二十一年,他在十七歲時便以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武技高超、學識一流的程雲又被學校保送德國高級軍官學院深造,等到抗戰爆發時已是國·民·革·命·軍200師600團中校團副。在抗戰中,他率軍多次與日寇血戰,在實戰中磨礪自己的技擊之術,使之更加凝練。便在此一過程中,程雲獲得一奇人贈之以無名呼吸吐納之術,習成後幾乎令程雲武技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增進。抗戰勝利時,程雲已是五大王牌之一新六軍的軍長(注2),被軍內外稱為不世出的奇才、兵法大家。當時的國家領袖曾經多次接見,並將外甥女嫁之。可令領袖沒想到的是,程雲早在中央陸校時便秘密加入了地下黨組織。新六軍剛開赴東北準備進攻東北民主聯軍時,程雲就率其中最精銳的新二十二師起義,新中國成立前夕又奉命組建人民海軍,由此開創了一個輝煌的紅色家族!

程雲品行高潔,晚年醉心山水,雖在軍內有絕大影響力卻不參與黨爭,故而免於運動衝擊。程雲以百歲高齡去世前,曾歎曰:“我一生戎馬,為國為民,毫無遺憾。我兩個兒子一心從軍,不得我武技真傳;孫子輩資質平庸,我之技藝十不存一;唯有這獨苗曾孫,天縱奇才,無論文武,於我已是青出於藍!”

得到這等傳奇人物的如此評價,程海峰怎麼可能是庸手!陳偉涼一擊既出,突然覺得手上傳來一股暗勁,同時腰部被人一托,巨大的身體便騰雲駕霧般飛越眾人上空,“噗通”一聲落在船舷外兩丈遠的海裏!

注1:民~國紀元基本可以用以下公式換算:民~國紀元年份=公元年份-1911。例如,公元1937年即為1937-1911=民~國26年,民~國38年即為1911+38=公元1949年。本書以後任何提及民~國紀元年份的都不再標注公元年份,以保持曆史原貌。

注2:實際曆史上,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抗戰結束時軍長為廖耀湘,新22師後來改番號為240師,該師沒有起義,而是在遼沈戰役中被解放軍東北野戰軍殲滅與大虎山戰場。本書中借用該職務僅僅是情節所需,大家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