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技擊之術師法自然,並無死板招式,這點倒與自己所習的形意拳有幾分相似;更有一部口口相傳的經書,習來有洗精伐髓之效,配合龍門技擊之術,徒手搏擊、刀槍相向都有極大威力。這王若達是二位大宗師的親傳弟子,年紀雖小卻絕不可能是庸手。
此時這些話也不好說出口,於是向王若達招招手道:“王家小弟,為兄與你試試招,你全力出手即可!”
王若達再次躬身抱拳,然後右腳後退半步,雙掌平推而出。這少年平時稚氣未脫,但一上陣,卻突然變了個人一般,氣勢儼然,頗有宗師氣度。看他眼神銳利、身軀沉穩如山,顯然練氣功夫也已有小成。
程海峰倒是無所謂,從小曾祖就親自教導他功夫,也教導他武德,說的最多的一句便是:“無論對手強弱,我必以全力搏之!”因此,程海峰對敵時從來不存在輕敵或畏懼的可能。便是對上這少年,他也是聚氣凝神,瞬間把自己的氣機提到極致。
在二十一世紀末法時代,自己找不到幾個可以一戰的對手,今天應該有些收獲吧?
程海峰待得內氣灌注全身,便大喝一聲,雙腿發力,飛一般的掠向王若達;同時,右手成拳,以最短、最合適發力的路線擊出,正是形意拳的殺招——“崩拳”。倒不是他以大欺小,而是形意拳講究的就是以攻代守,一旦攻出,就如大江大河,氣勢滔天,必破敵而還。上一場陳偉涼連內氣都未曾練習,雖遠較常人為強,卻不足以讓程海峰以堂堂之陣待之。
王若達卻也不驚慌,全真武功攻守兼備,卸力的功夫也是一絕。之間他雙掌合擊,夾住了程海峰的拳頭,雙腳疾退,借後退之勢化去力道。
卻不料程海峰得勢不讓人,腳上早就用了尚雲祥太師祖得意的“趟勁”秘技,雙足點地,速度再增,左腳順勢踢出。王若達始料未及,急忙再退,同時以雙掌封架,不料這形意拳中的拳法、腿法同樣講究短距離爆發,這一腳傳來沛然大力,無論如何也是卸不掉的,隻好再退幾步。
程海峰拳腳交替出擊,招數以內勁輔助,每下都勢大力沉,王若達守得是苦不堪言。並非是王若達不想還擊,而是程海峰不但內勁深厚,勢不可擋,而且出招的角度都極怪極刁鑽,卻又非常適合發力,讓他疲於招架,根本無法轉守為攻。待到擋了四圈七腳後,再也支持不住,被程海峰一腳踹到了海裏。
水手們一陣大嘩,都以為程海峰以大欺小還毫不留手,實在贏得不光彩。王若飛確實看出了門道,這位富家公子高出自家小弟太多,雖然對方全力進攻,但並沒有殺招或奇招,隻是一味喂給自家小弟擋架,自然是手下留情了。於是忙抱拳大聲道:“大人功夫實在高明!我家小弟年歲不大,卻盡得龍門真人仙術,我與二弟、三弟齊上也不是對手。今日大人指點我家小弟,令他受益匪淺,在下拜謝!”
水手們一聽,齊齊噤聲。“海狼”號的水手基本都知道,這王家老大、老二、老三兄弟仨,自小就拜入兩位隱世奇人門下做了關門弟子。這二位奇人乃是一胎雙生,精擅合擊之術。王家兄弟感情極好,又天生心意相通,經這二位調教,三人並肩時,便是軍中數一數二的高手也不敢托大。這王若飛平時為人謙和,更不會妄言,這話倒是可信的。
大家夥兒這時再看看那新來的管帶,此人臉帶邪笑,好整以暇的站在那裏,連汗都沒出,分明是大大的遊刃有餘!於是齊齊背後一涼,方才想到,自己這些人與這般凶神般的人物頂牛,真的是不知死活啊……
================================分割線===========================
土豆此處要說明一點,本書是造艦流、科技流、造反征服流,但絕不是武打流,這兩張隻是情節需要,同時緬懷一下土豆的祖父和祖父的戰友、師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