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伊熙(2 / 3)

“切,誰知道以後會啥樣,追唄!你看哈,她在前麵笑得多開心!你看她和她身邊的女生聊得多開心,她一定是和她們在聊我…… 。”

“靠。哥們兒,我說你今天咋一身花露水味,合著拿它當香水用啊!醒醒嘿!越說越來勁了,你臉皮夠厚的啊!”

“滾!你懂個屁!”

程才所說的伊熙是班裏公認的班花。說是班花,實際上長相還算嬌好,主要是學習優秀,再加上家裏有錢,自然為同學們,尤其是為那些學習倒數的男孩子們顯得魅力滿滿。

伊熙父親膽子大,趕上改革開放的時機,通過關係申請了大額無息貸款做起了外貿生意。上世紀90年代初去了烏克蘭發展,之後生意越做越大,現在算是他們家鄉一帶的首富。

那個年代要是誰在大城市裏混,那就在村裏顯得冒高了,至於伊熙她們家那就是高高地冒了。不隻在她們村裏,她父親的影響力甚至輻射到鄉裏、縣城。這麼多年來由於父親在國外,母親也時不時地出國,伊熙都是在外婆家住。

“同學們,不要擔心,這是我們自家的墳,大家要響應上級領導號召,積極講科學,樹新風,積極落實關於上級領導的相關政策指示……”村領導到了墳地,在自家墳頭前訓話。有人給他照相,應該是相關部門下來監督政策落實情況的記者吧!不過同學們倒不太在意這些,大家在意的是眼前的墳頭們。領導在前麵講話,同學們私下悄悄地和旁邊的人分配著朝哪個墳頭而下手。

由於人多,這裏的氣氛倒是少了很多陰森。但有些膽小的女生仍然糾結,低聲嗡嗡唧唧地嘀咕著。

領導講完話就開始平墳。程才和一著還有幾個班裏關係不錯的學生湊成一堆兒站在隊伍靠外圍的地方,等領導說可以開始了,程才和那幾個搗蛋貨直接抄起家夥就照著墳堆根兒開挖。

“嘿!嘿!瑪的,讓你們平墳,沒叫你們盜墓!”一著見程才他們要把墳挪了的架勢就玩笑地提醒,“把墳尖稍稍平點就行了,積點德啊,你看看人家別人咋整的。”程才他們幾個這才意識到剛才有點莽撞了。他們看見剛才講話的村領導拿著鐵鍬把祖墳周圍的雜草鏟鏟,然後將墳頭尖稍稍往下推了推。這樣看起來雖然還是顯得隆起,但已經不那麼尖了。

推墳頭兒大都是男生幹的,女生們多是拿著鐵鍬扒啦土疙瘩和雜草什麼的。

平常多是風聲和鳥鳴的墳地,這時多了人間的嘈雜聲。還好並沒有持續多久,總計半個多不到一個小時的樣子。相關領導先離開,沒多久老師也跟同學們說回學校。女生們一聽說完事了就先拿起鐵鍬走人。最後離開的盡是那些吊兒啷當的男生。好不容易出來放放風,這些費貨是不願意那麼早回去的。

“這才哪兒跟哪兒啊!這麼早回去,估計上午還得上課!”班裏一個叫吳海的胖子埋怨道。

“得了吧,咱還是回吧,估計這裏的祖宗們早就在那邊罵大街了,擾了他們的清淨。”一著回應說。

“回去就那點破活,不到半小時就能整完。聽女生們說回去可能正好是鳥語課。本來就暈乎,又恰好遇到隻恐龍。看看人家初二的英語老師,再怎麼說也能養養眼吧!性格也溫柔。再看看咱們班那主兒,簡直就是事兒媽”。程才說。

英語為大多不愛學習的男生就是煎熬,而恰恰教這個班的英語老師是一位實力派的阿姨。五十多歲的樣子,責任心很強,關照每個學生。上課除了需要寫板書的時候在講台上,其他的時候就在教室桌椅間邊講課邊來回轉悠,整得班裏一眾菜包子欲哭無淚。

果然,等回去把操場的上的草收拾差不多了,才剛好十點多點。大課間活動鈴聲響了,但沒有播放課間廣播體操的音樂,而是傳來主任的通知,讓收拾一下按時回教室上課。

“一著,你看,伊熙在她課桌上正寫著東西,她一定是在給我寫情書。你看著吧,一會給我的時候我就不收,先沉著她!”程才回到教室,趴在桌子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坐在前排的依熙。依熙看起來好像正伏在課桌上寫什麼。程才癡癡地看著人家,嘴裏跟身邊的一著叨叨。

“佩服,佩服,程才,你可真自戀啊!”一著在本子上畫著塗鴉,聽到程才這麼說,就不屑地回答他。

程才見一著笑話他,就轉身衝著他張嘴顫頭翹著二郎腿嘚瑟。正在他顯擺的勁兒上,英語老師走進了教室。因老師的姍姍來遲導致教室有一段時間的空閑,正好合適了學生們上話。等老師一來,教室裏瞬間鴉雀無聲,所有的學生都耷拉下腦袋看書。

教室後牆上有塊表,供上課老師參考授課的進度,但同時也吸引了課堂上倍感煎熬的菜包子們的回頭率。不過由於英語老師的嚴厲,班裏的學生在上她的課的時候都不敢轉頭。一著學習屬於中等偏下,整體成績就靠著語文分數支撐。他也覺得英語課煎熬,為了分解這煎熬且不被老師發現,他就用鐵筆盒中間那層反光麵當鏡子,這樣就可以反向觀察後牆的表。

他這一“發明”不久就在班裏普及開來,即使那些學習好的同學上課的時候覺得想看時間了,也知道找反光的東西觀察。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放學。放學後離家近的學生匆忙回家吃飯,離家遠的隻能在學校食堂吃。

食堂是私人承包的,就兩樣飯。每份一塊五的米飯,外加兩種菜。一種是炒土豆絲,一種是雞蛋炒西紅柿。說是雞蛋炒西紅柿,可廚師恨不得把菜裏的雞蛋整成物質文化遺產,滿滿的大菜盆裏,頓頓一幅萬紅叢中幾點黃的態勢。

另一樣飯是兩塊五一份的炒餅。就這相差的一塊錢,卻挑明了同學之間的貧富差距。家裏條件好的學生基本上每頓都是炒餅,條件差的隻有選米飯了。

程才讓一著幫忙打回飯來,這樣他就好多點時間在教室裏瞅瞅伊熙。

一著和班裏的幾個男生打回飯來的時候,教室裏男生女生們已經三五成群地圍坐成了各自的飯圈。等一著湊到程才跟前坐下邊吃邊瞎扯的時候,伊熙走了過來。程才用餘光看見就低聲對一著說,

“你看,伊熙過來找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