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蘿卜絲中段(1 / 2)

老頭等了一會兒,才說:“說不上來了吧?類似的還有雞焯脊髓、竹蓀雙脆、蘿卜絲中段、清燉鹿衝、水晶球等等!就這些菜,別說吃過,好多人聽都沒聽說過,它怎麼流傳啊?”

單拿這個蘿卜絲中段來說好了。上街問十個人,保準十個人以為它就是一道素菜;但實際上在《四川菜譜》裏,這道菜不僅是葷菜不說,還是魚蝦類的一道菜。

魯老爺子歎了口氣,接著往下說:“這第二個就是教授技藝的師父頑固思想嚴重,奉行“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落後理念,就連我們主動上門去交流都不願意,覺得我們是為了偷學他的秘方。所以慢慢就成了什麼呢?現在的這些菜和過去的川菜相去甚遠,大多數就已經不在今天的菜譜上了。”

老頭講的這個故事,別說劉嵐、胖嬸他們之前沒聽說過了;就連從2023年穿回來的胖子都沒聽過這麼些的菜名。

那時候一說川菜的高端菜,他知道無非也就是開水白菜、瓜燕穗肚了,再讓他多說一個,他都說不上來了。

好多年輕人可能連瓜燕穗肚都沒聽說過。

肚好理解,就是豬肚。瓜燕呢,難道是燕窩?

錯了,瓜燕啊是冬瓜,用刀工把冬瓜切成薄薄的片,再改刀成絲,但是千萬不能切斷,要讓它像花幹一樣,連綿不絕。

製作的時候用熬製好的高湯來進行淋燙;就跟開水白菜一樣,用高湯一勺子一勺子澆在上麵,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它給燙熟,千萬不能直接下鍋去煮,一煮就散了……

這樣製作出來的冬瓜,無論是外形、顏色、還是質地都跟燕窩相似,因此得名——瓜燕。

那麼穗肚的“穗”字又是什麼?就是說改刀出來的豬肚每一根看起來都像是豐收時的金色麥穗一樣。

最後,老頭做總結性發言:“所以這就是不接地氣啊,我希望你們記住,民以食為天!菜燒出來最終是要給老百姓吃的,不是專門給達官顯貴吃的;當然了,這樣的菜也有,譚家菜對吧,但是也差點失傳了,如今的譚家菜跟過去的也有很大不同了,比如一些珍貴的食材,這個你們都知道我就不多說了。”

今天老爺子的這番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魯菜能夠長盛不衰,經得起歲月的檢驗,一直穩居八大菜係之首的原因了。

魯老爺子喝了口茶水,冷不丁的問胖子:“我聽王大哥說你曾經做過一道紅燒大蝦?”

紅燒大蝦?胖子一時間都要想不起來了,對了是在大靈導家做的,四菜一湯,沒想到老頭連這個都知道了。

魯老爺子說:“這個菜也有叫幹燒大蝦的,以前我也做,但是現在不做了,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為什麼,因為渤海大對蝦後來瀕臨絕種了唄!

汙染嚴重、過度捕撈,讓渤海大蝦一度到了幾乎滅絕的地步。

可以說到了92、93年幾乎市麵上就買不到渤海大對蝦了,後來這道菜也隻能用普通的大蝦來替代了。

見胖子這麼快就悟了,老頭更是高興不已。這個弟子本身就有手藝,悟性還高,這樣的徒弟誰不願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