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跟劉嵐笑的就跟一堆沙雕;老頭授藝,後廚裏當然不能有那麼多人看著,於是乎胖子隻留下了劉嵐。
說回這個做法,魯老爺子吊了段書袋:“《呂氏春秋》中有記載,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打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這個扒菜最重要的是什麼呀?就是火候,一定要長時間,給它煨透,讓它徹底入味,最後一定要用旺火來勾芡,對廚師火候的把握要求很高,不能中斷,必須要一氣嗬成。”
“……”
其實以胖子的手藝,本不用說的這麼多,說的這麼細,畢竟是頭一回,老頭也得找找狀態。
其它的步驟他都不太擔心,主要是翻勺這一下,看胖子能不能做好。
大翻勺對胖子來說不在話下。
這個動作是廚師把膽識、力量、靈活、細心集於一身的技藝。是將原料與鍋、勺協調配合的這麼一種功夫。
多運用於扒菜,就比如現在。
胖子見鍋裏的豬蹄火候到了,便讓鍋離火,接著利用熱氣頂勺,先是均勻的左右晃,等全部食材都隨著慣性“走”起來了;
才猛地一下把鍋給提起來,手上明顯有一個向上拋、再趕緊向左收的動作。
老頭在一邊非常滿意:“大翻勺可以分為前後左右這4個動作,你已經掌握了原理,這很好;說穿了不管怎麼翻,它都是讓食材上揚的同時,再用鍋給勾拉回來,主要的動作呢就是推、拉、送、揚這幾個動作。”
至於說最後用拖的手法把烹製好的豬蹄倒入盤子裏,對胖子就更沒有難度了。
一看他的動作魯老爺子就說道:“這是淮揚菜的手法,很不錯,爐火純青。”
劉嵐見機替胖子美言了兩句:“老爺子,當年在廠裏,他第一次在靈導們麵前展示手藝,做的就是拆燴魚頭。”
老爺子點了點頭:“拆燴魚頭?那就難怪了,胖子你那時候多大?”
胖子老老實實回答:“19歲,正是年少輕狂。”
老爺子嗬嗬直樂:“好啊,19歲就有這麼紮實的基本功,我果然收了個了不得的弟子啊。”
胖子心虛的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他真怕老頭接著再問一句:“我想見見你的授業之師。”
那可就抓瞎了,他哪有啊!也不知道說是在做夢的時候一個白胡子老爺爺教他的會不會挨打?
※※※※※※
星露穀經過19年的發展,才勉強實現了四個現代化,可以源源不絕的為胖子提供各種物資了。
改革開放了,各種渠道也多起來了。
就拿陳燕生日宴上那道“雙皮刀魚”舉例,你當那刀魚真是從江南坐飛機來的?
那得多少成本!那刀魚是星露穀的魚塘裏產的,堂而皇之的就端上了桌。
同時魚塘裏還養著鱖魚、鰣魚、鱘魚、黃魚、鯉魚、鱔魚、海參等等。
可是擱2年前,胖子敢拿出來?
還有人抬杠說胖子就知道一個投機倒把,編不出來別的了,知道這一個還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