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穿過來之前都聽過這麼一段話:說東北人愛重油、西北人愛吃肉、華北人愛醬油、華中人愛吃辣、華東人愛清淡、西南人愛麻辣;
就像很多人以為川菜除了麻辣就是肥肉一樣……
等等,上麵那段話是不是漏了個地區?額,主要是華南那旮遝忒亂,阿廣喜歡吃胡建人這種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講。
魯老爺子問胖子最後一個問題:“燴三丁帶湯,溜菜也帶湯,你說說看它跟溜菜有什麼區別?”
胖子不假思索:“溜菜是七分菜、三分湯;這道菜是半菜半湯。”
魯老爺子做總結性發言:“可以,可以,這個考試你算是通過了,出師了。這個月我把該教給你的也教的差不多了,你的悟性之高,在我所有徒弟裏麵可以說是第一;但是也不能驕傲自滿,還要勤練技藝、善於總結,在原有的魯菜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胖子十分謙遜:“師父您放心,弟子都記住了。”
次日,胖子跟兩個師兄,還有奔雷虎、於騫等一幫子壯勞力把老爺子給送上了火車。
來的時候好歹身邊還跟著倆徒弟,回去的時候身邊卻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
這就是魯菜泰鬥,不爭名、不圖利、不當評委、不當磚家、不做叫獸,一輩子以發揚魯菜為己任,時刻把“要讓老百姓都吃得起魯菜”掛在嘴邊。
“……”
與此同時,婁曉娥也帶著陳夢曉,跟著老陳家這一大家子開始了逛吃模式。
陳剛強、周海芹帶著陳燕、陳芳、以及奔雷虎,先帶著陳夢曉嚐了一圈京城名小吃。
吃炒肝的時候,陳夢曉很不理解的問:“奶奶,為什麼炒肝一定要吸溜著吃?”
周海芹嗬嗬直樂:“傻小子,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呀,因為這些東西從前都是給窮人吃的;過去那賣炒肝的、賣鹵煮的,都跟街邊支個攤,連個桌椅板凳都沒有;來吃的人一手拿著餅,還得一手端著碗,哪有第三隻手拿勺子呀?所以可不得吸溜著吃。”
陳夢曉聽完之後嘴巴張的老大,然後就氣呼呼地扭頭看向婁曉娥,抗議道:“媽咪,你又騙我!”
婁曉娥發出一陣“鵝鵝鵝”的笑聲:“誰讓你不停的媽咪、媽咪、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媽咪、媽咪你聽見了沒有……就跟念緊箍咒似的,念的我頭都大了!”
周海芹也很頭疼,這個婁曉娥就沒有一點兒當媽的樣子,跟陳夢曉在一塊兒不像母子、倒像姐弟。
也不怪周海芹會這麼想,實在是婁曉娥的思想有些超前,就跟“坑娃”的90後父母一樣……
等結賬的時候,周海芹趁機和陳燕抱怨:“老大這一家躲的可真快。早不走、晚不走、偏偏在這節骨眼上去什麼福建了!”
陳燕很無奈:“媽,那叫佛山,在廣東……哎呀,她在又能幫上什麼忙呀,別再影響了辦廠。”
周海芹也不是分不清輕重緩急的人,她怎麼不知道曹正陽為了辦廠把家底都給投進來了,而且還有他家胖子的3萬塊錢呢,這錢可不能打水漂嘍……
反倒是婁曉娥從陳燕口中得知了陳蓉和曹正陽一家的難處後,哭笑不得:“你早說啊,早知道我就把這15萬給他們投了!何必非要帶上許大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