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春並沒有直接對劉重天的意見做出反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吳春林。
“春林,你的這個舉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你應該清楚吧!你是幹人事的,說一說你的看法。”
在十年二十年之後,說一個人是幹人事的,無異於指著鼻子罵娘。眾所周知,幹人事的從來都不幹人事。但是在這個時代,這句話隻不過是一句最普通不過的形容罷了。
吳春林知道會有這麼一問,他也早就準備好了。
“劉省長!剛剛我們之間一共交換了三條意見。分別是教育,社會和經濟三個方麵。我從教育和社會方麵出發,針對大批量非法入境的境外不法分子和一大批為了爭先創優,招進來的,一大批水貨留學生給我們的教育和社會造成的影響和問題做出了闡述。”
“您提出了如果我們針對這些人,可能對我們省的經濟造成不好的影響。更有可能因為我們省經濟的波動,從而導致上級領導的問責對吧!”
劉重天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目光注視著吳春林。
他倒想要看看,吳春林這個組織部長到底能夠說出來什麼金玉良言。
“劉省長,你知道外資企業在過去的十年之間,在我們省份的稅率占比到底是多少嗎?”
劉重天一愣。他的年紀大了,現在也已經到了快退休的年紀,對於數字本身就沒有年輕時候那麼敏感。
在以往講話的時候,全部都是由有關部門把各種各樣的資料整理到他秘書的手裏,然後由秘書起草他的講話稿。
他在更多的時候負責的是宏觀上麵的事情。
而稅收也由地稅和國稅兩個部門負責,他對於這方麵並不怎麼插手。隻能夠大概的知道,每年漢東省能夠歸他支配收入有多少錢。支出有多少錢。至於這筆錢百分之多少是從哪裏來的,百分之多少又是來自哪裏,他並不了解,至少不能張嘴就說出來。
吳春林一看就知道劉重天不知道。
這並不出乎他的意料。
有心算無心,如果還不能夠拿捏住的話,那麼陰謀詭計也就沒有施展的餘地了。
在這一次會議開始之前,吳春林曾經做過無數次的準備。
事實上,他也是有著想要進步的心的。可是崗位這個東西一個蘿卜一個坑。老書記馬上就要走了,而漢東還沒有出現合適的坑,可以讓他繼續往上挪一挪。
這讓他心急如焚。
思來想去,老劉也快到了要退休的年紀。如果他上升無望的話,那麼盡早退到二線,發揚發揚風格。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老劉不想動的話,那麼他老吳可以發揚一下風格。學習一下助人為樂的精神,幫你動一動,挪一挪。
“在不考慮外資企業提供的用工崗位的情況下,10年之前我們漢東省的外資企業總體直接納稅額,占我們省總納稅額的萬分之六。也就是說我們省總共收取了1萬塊錢的稅收,隻有6塊錢是直接來自於外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