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馬蹄起去人北望(1 / 3)

劉唐駐守泥沽寨。秦風手下一幫大將,除了花榮新來歸附,未知心腹,隻有劉唐身居外地,駐紮邊關。

泥沽寨是個很特別的寨,和玉女寨、雙港寨不同,那兩個寨離得極近,可以守望相助。和小南河寨也不同,小南河寨守備的乃是遼國南京府通往滄州的要道。如果不是秦風派給他八百禁軍,劉唐甚至以為自己被發配到一個被人遺忘的地方。

泥沽寨確實容易讓人遺忘,這裏雖然有不少的百姓,但並沒有太多的商人,沒有商人,這裏就不繁華,比起其他三個寨,這裏確實不是什麼好地方。

劉唐自己也承認自己是個粗人,可他自認還是懂點兵法的。想自己也是梁山的一員悍將,也曾和朝廷的兵馬作戰,斬殺了不少的官兵,自己就是再笨,也能從悟出點東西罷!在他看來,根本沒有必要在泥沽寨駐紮如此多的兵馬。區區一個泥沽寨,隻消幾十個衙役維持秩序也就夠了。

更讓他不滿的是,秦風不僅讓他率領八百人馬駐紮此地,還派了楊春和宋萬兩個人做自己的副手。區區一個小寨,至於用這許多人馬嗎?他莫非信不過自己,還在此地按紮了兩個奸細不成?

一想到宋萬和楊春整天在營寨裏轉的模樣,他心就有說不出的憤恨。心憂悶的他不再多想什麼,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將寨的事務都交給這兩個人負責。反正他們是秦風派來監視自己的,自己索性什麼都不幹,免得他們懷疑自己也就是了。

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了幾個月,除了偶爾來了興趣,他會到軍巡視一番,檢查眾兵將訓練的情況,有時興之所至。他還會操練眾人一番。畢竟他還是這裏的主官。

楊春和宋萬覺察出劉唐的古怪,但他們兩個也沒有多想。楊春和朱武關係極近,他臨來此的時候,朱武便叮囑過他:此地非比尋常,看似偏僻,沒什麼作用,可一旦邊關有什麼事故。泥沽寨首當其衝。

對於朱武。楊春有一種超乎尋常地信任。這也是他和陳達將朱武推為寨主的原因之一。楊春的膽並不大,甚至可以用膽小來形容。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否認這一點。在他看來,膽小並沒有什麼不好,謹慎一萬次,也不為過。

此時的他知道邊關又出簍了,之所以用又,是因為這樣的事情太常見了。這樣的事情。每年都會發生。打穀草,當然,這是一個代詞,用來形容遼國對大宋邊民那種**裸的掠奪。當然了,各地民風剽悍,為了應對遼人地打穀草,也做了不少地防備,可反抗愈激烈。遼人來的就愈凶猛。遼人每次出兵,都是百十人的隊伍,而且都是騎兵。像這樣的隊伍,即使以大宋邊軍的強悍,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對他們束手無策。

可楊春並不甘心,他現在是官了,他自然知道普通百姓的疾苦。但他隻不過是個副知寨罷了,涉及到出兵的事情,少不得劉唐發話。他不敢遲疑。一麵讓宋萬點兵。一麵去找劉唐。

劉唐聽了楊春的消息,立刻怒將起來。他也是小民出身。自然知道保境安民地道理,他二話不說,披掛起來,便要親自去尋犯了邊境的遼人的晦氣。

這二人急匆匆的奔出門去,正要上馬,卻見寨從事慌慌張張的趕了過來。他見了二人,急道:“二位大人,你們想做甚麼?”

劉唐此時已有了三分酒意,他看著從事,心陡的冒出一股火來,他憤恨的道:“你這廝怎地如此多嘴,你難道不知道遼人越境打穀草來了?大爺自然要領兵教訓教訓這幫敢越境的兔崽!”

那從事吃了一驚,急道:“大人不可如此啊,遼人曆年來都來打穀草,他們每次雖然會劫掠走一些百姓,但都不曾進犯州府。大人若是派兵追擊,且不說能不能打敗那些遼人----那些人都是騎兵!若是打了敗仗還好,若是打了勝仗,我怕他們如同那牛虻見血一般,整日裏來騷擾。若是大軍到此,想這泥沽寨不過八百人馬,如何抵擋得住。更何況輕啟邊釁朝廷若是怪罪下來,大人豈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