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出兵西京道,而秦風則躲在滄州府的府衙之內,勤勤懇懇的接受著李師師和趙元奴的懲罰,沒錯,是懲罰,誰讓他一走就是好幾個月,回來之後沒呆幾天就跑到軍營去了?不懲罰他,保不準以後他會幹出什麼荒唐事。
秦風規規矩矩的呆府,任由兩位紅顏知己揉捏,他把自己當成一團麵了,怎麼折磨都成----他在麵對李師師和趙元奴的時候,心確實有愧。哪個女孩不愛浪漫?她們能拋棄東京的繁華,跟隨自己上梁山……自己實在是辜負她們太多太多了。
至於練兵的事,他一點都不放在心上。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魯智深是西北邊軍大將,楊誌是殿帥府製使,還有索超、秦明、花榮等一大批將官,這些人練兵的技巧比他可強得多了。這可不是熱兵器時代,戰場上還是講究小隊人馬互相配合,對砍對殺。他將自己知道的打熬氣力的方法傳授給眾人之後,立馬當起了甩手掌櫃。
滄州軍這邊安定了下來,遼國西京道那邊的宋江卻又吃了點小虧。宋江自從投奔了高俅,手下的眾頭目雖然有不少人都心不滿,但他可謂春風得意。想他宋江也是一小吏出身,看的自然比那些泥腿要遠得多。
這些人都覺得投奔秦風比投奔高俅要好得多,畢竟秦風原本就是梁山之主,更何況他手下有不少人都是江湖上有名的好漢,和眾人也都熟絡。反觀高俅。在江湖上名聲極為不好,又是一個大大的奸臣,投奔他,連帶著弟兄們地名聲都臭了……
可宋江不這麼想,人家高俅可是堂堂的殿帥府太尉,而秦風不過是一個掛了從三品官銜的小官罷了。更何況同樣是強人出身,自己要是投奔秦風,豈不是要被他壓一輩?他可是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好漢。豈能屈居人下?
高俅也真是夠意思,自己投奔他之後,立刻被朝廷封為正四品的將軍,手下的兵力也從原本的四萬七千人增加到現在的七萬人。雖然他手下也被塞進了幾個朝廷地將領,可這也沒有什麼不好。自己手下那些人打起仗來,勇猛是夠勇猛的,但說到練兵,卻是一個不如一個。
原本躊躇滿誌的他對伐遼很有信心,在他看來。連秦風這家夥對上遼人都是連戰連勝,何況自己了?他當即率領大軍向西京道進發。可沒有想到的是,遼人的強大遠遠不是在水泊梁山當山大王的他們能理解得了的。
按照宋江的計策,他將攻打應州,先拿下應州的主城金城,而後向西京,也就是大同府進軍。可沒有想到地是。在應州,他碰到了遼將郭藥師,手下隻有三千兵馬的郭藥師。
作為招安後的第一仗,宋江當然想打得漂漂亮亮的,最起碼讓朝廷的那些官員知道,自己不是浪得虛名之輩,自己手下的兒郎。比起大宋的禁軍,確實要精銳許多。更何況自己擁兵七萬,如果連三千人都對付不了地話,那豈不是太無能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