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談論(1 / 2)

還有一個十五歲的女兒,閨名忻清妍,這可是個寶貝,忻家的女兒不多,嫡出庶出的就這麼一個,打小便捧在幾家人心裏長著,連忻治皇對她都略有不同。

這不都十五了,還沒想過許人家,多留留,不舍得,這樣養大的孩子,免不了有些毛病,表麵上乖乖巧巧的,實則是個有主意的,愛折騰的,問題是還沒長多少腦子。

幸好還沒什麼讓她胡來的事,否則就不好說了。

秦王倒是開竅早,也生了不少,他比忻治皇小兩歲,大兒子卻與大皇子同年,二兒子與二皇子同年,這是兩個嫡出的,庶子還有兩個。

受忻家家風的影響,庶子好好教導的同時,還會給一份合乎他們身份的產業,不讓他們生出多的心思來,以免後患,不提也罷。

這兩個兒子一個叫忻元江,一個叫忻元海,他們待的地離江河湖海算遠的,正是因為這樣才取了這個名,老大已幫得上忙了,這回便留下了,秦王帶著二兒子忻元海回了京,聲稱要多住上一段時間。

一是安太後的心,也有向忻治皇表忠心的意思,別看這麼些年大家好好的,可那是帝王,各方麵小心著點為上,這位皇上看似平常得很,隻有他們這些一起長大的,才知他有多厲害,厲害得讓他們什麼心思都不敢有。

而端親王最小的那一位,小皇上五歲的,三十好幾的人了,愣是不成個家,當他的賢王,就隻有一個目的,更是躲得遠遠的,悠哉悠哉玩得也開心,可這回也不得不回了。

父親是不會再數落他了,可這太後就不一定了,好在就這麼些時日,忍忍就過去了,至於不成婚的原由,知道的人也就那麼一兩個,都會爛到肚子裏去。

忻國沒有強大的外敵,附屬小國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招呼,反倒是自個家的難得這麼齊,倒也是別樣的熱鬧。

上輩人聚在一起便是正事與回憶了,年輕的,數一數居然有五人之多,大皇子不起眼,可為人辦事還算可靠,有他盯著各種流程,便足夠了。

他又不爭不名不爭利的,二皇子倒也樂得同堂兄弟們玩樂上一回,秦王二子忻元海,五歲時離的京,算是在那邊長大的,一身那邊的豪氣,爽快得很,到是什麼都稀奇。

忻元霖知道在秦國那邊,便一直會是秦王一門的,如若自己上位了,也得仰仗他們,對這個兄弟自然有親近的意思。

一個不在意,一個有心接近,年齡又相仿玩得很不錯,兩個小的本就是個伴,見他們不帶自己玩,便自己去玩,也都自在。

十八歲的男孩子,正值血氣方剛的時候,京城同齡的人不少,往二皇子身邊湊的,和脾氣的,林林總總加起來,居然有十幾人之多。

外加忻元海,再加上跟著的人,每天進進出出差不多都是大幾十人的陣仗,看著喜慶,聽著也熱鬧,總歸大家都高興。

給太後拜了壽,在京中玩的時日就不少了,忻元海的新鮮勁也就過了,不由有些懷念在家時,策馬遊鞭時的日子,不像在這裏,出個門騎個馬都跑不快。

他有想法了,忻元霖當然得滿足一下,正值春日最好的時候,去打打獵也未嚐不可,皇家園林的動物們沒什麼樂趣了,便選了一處離京城不遠的山林,總歸會有點意思。

忻治皇並不反對,隻是叮囑不可擾民,便放了人,一聽去打獵,想跟的人不少,可能跟的卻沒幾個,能在馬背上有點本事的,在京城這一撥中也就那麼兩個。

倒也不是不會,隻是忻元海太強了,自己太弱了,跟上也沒意思,也討不到一個好,還不如不跟著,這叫藏拙。

一個是與原護國將軍齊名的,護國侯之子,鍾尚武,是繼護國將軍一門慘遭滅門後,唯他這一家獨秀了,景王世子頂不頂用,他們不知道,隻知道,別看沒了強大的外敵,作為武將出身的孩子,文治武功不能落下。

倒是把這個獨子摔打的不錯,這回忻元海回來,同他也最要好的,對脾氣。

另一個便是禦林軍統領之子,陸覺楓了,表麵上他是個文弱的,實則什麼功夫也不差,鬼點子也多,與忻元霖走得極近,算是死黨了,一向形影不離。

之前的熱鬧的勁過了,又是各自對胃口的人,便約著一起去,行出了城門,外麵天開地闊的,忻元海猛跑了一陣,暢快了不少,才提到了一件事。

他本來一直想問的,這不是一直沒想起來嗎。“那人的臉真的燒壞了嗎?”說的是誰,其他三人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