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你好點沒有?”薛寶釵儀態嫻雅地坐在榻邊的墩上,圓潤秀美的臉上滿是擔憂,“瘦了好多,這次媽媽讓我帶了些燕窩並治腹泄的蜜丸來。我會告訴你,小說更新最快的是眼.快麼?”

王夫人麵青人瘦,瞅了眼寶釵,心裏非常熨帖。她再冷心冷腸,這時候也渴望有人真心嗬護自己。便勉力道:“哎,有心了,你娘前兩日才送了東西怎麼又送,還沒吃完呢。”其實是腸胃不適應,吃不了好東西,這肚子仿佛真是五穀輪回之地,吃多少拉多少。

“隻要姨媽能快點好起來,這點子東西算什麼。”

聽著寶釵的溫聲軟語,王夫人感動得眼眶泛紅,心裏更堅定了讓寶釵做自己兒媳婦的決心。就寶釵這樣的人品,什麼家世財富也比不過。

“我——”她想起身說什麼,忽又感到一陣森涼輕拂在自己脖勁處,立時駭得又躺回被窩裏,臉色發白。

探春見狀嚇了一跳,忙倒了杯溫水喂她:“母親先喝口水吧,怎會病得如此嚴重,可請了太醫來瞧?”

“不過吃錯了東西,開了藥了,隻是溫養腸胃。”王夫人就著探春的手喝了幾口就不再喝了,她現在渾身虛脫,連起身都難,喝太多水也不方便。

探春猶豫了一下,朝寶釵低聲道:“還勞寶姐姐回去跟老太太說一聲,母親病得如此沉重,我要留下來服侍,盡我的孝心。二哥哥身子弱,環兒幼小,他們又要讀書,若他們來照顧母親一方麵耽誤攻讀,一方麵他們也不若我是個女孩子,諸多不便,倒不如我代表大家盡盡心意。”

這一番話說得王夫人心頭一暖,想起這些年不管自己多不受人待見,趙姨娘在府裏怎麼小人得勢,探春對寶玉的照顧都是賈環比不上的,對自己的尊敬也沒減少,便減了兩分因趙姨娘和賈環而對探春生出的厭惡,看她的眼神溫和不少。

“不用啦,我這裏又不缺丫頭婆子,別把病氣過給我兒。”在薛寶釵麵前王夫人可不想壞了自己慈母的形象。

“母親快別說這樣兒的話,我們做兒女的本就應當孝順母親,我和二哥還湊了份子請人到福隆寺給母親點添了香油還請了大師做法事呢,有神佛保佑很快會好的。”探春笑眯眯地,等寶釵告辭時果然留了下來。

除了睡覺,她大部份時間都待在王夫人屋子裏,不是給她拉被、喂藥喂食、清理身體,就是做女紅,還時時叮囑身邊的丫環煲湯給下了衙的賈政喝,又或者夜裏在賈政與清客談話之時備了酒菜給他們做宵夜……偏在趙姨娘周姨娘等人來給王夫人請安時又避了開去,若避不開,也隻淡淡一句“姨娘”了事,幾日下來,不僅捂熱了王夫人的心,連賈政都讚她侍母至孝。

對比親母病重卻逃避不來的寶玉,探春是讓老懷大慰了。

趙姨娘聽他稱讚女兒,心裏也替探春高光,沒有做母親的不為兒女的將來考慮,隻是探春麵上待她淡淡,私底下也不對她多幾分親熱,總歸教她心中悵然,心裏空落落地,覺著是自己年輕時無能,不能護住剛出生的女兒,才讓太太老太太養了去。

“老爺,大喜。”有婆子進了內院報喜,“林表姑娘大選得聖人賜花,指給了端親王做正妃呢!”

按理說,林家與賈家是再親不過的親戚,林蘭禎是賈政的親外甥女,她做了親王妃對賈家來說確實是喜事,隻是想到王夫人做下的事……賈政心裏的滋味就複雜了。

就算他的女兒做到了貴妃品級,對上掌著宗令的端親王妃也要恭敬有禮。想到這裏,賈政忙道:“吩咐管家備上厚禮,我親自上門恭賀。”

“是。”

這消息不到片刻就傳到了王夫人的院子,王夫人一聽“激動”得厥了過去,探春卻心緒複雜久久難平。林蘭禎沒得上選進宮與嫡姐爭寵,她本該慶幸,可聞知她成了未來端親王妃,她又十分羨慕嫉妒。

端親王一係本就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爵,又代代掌著宗人令,向來是尊貴權重的。林蘭禎怎麼運氣這般好?!

隻有想到傳聞中的端親王是個冷麵無情的她心中才好受些!

又過了兩日,迎春惜春使人來說她們要上林府給蘭禎道喜,問她去不去。探春小心跟賈政提了提,賈政想著前兩日他上林府,林海對他也是客氣有禮,不似往日般冷淡,便捋著須道:“應該的,你們姐妹多多往來,將來也是個幫襯。”

他再不通俗務,也在趙姨娘若有似無的提醒下,擔心起探春將來的婚事。兒女親事,多靠夫人間的往來打聽,他並不是擔心王夫人虧待探春,他是憂慮王夫人名聲不好,難以說到好親。

探春螓首微垂,臉頰浮起淡淡的桃紅。

賈政歎了口氣。

趙姨娘卻覺得眼前一亮,她比任何人都不相信王夫人能為探春著想,就算是說到一門麵上風光的好親事,多半也是為了元春和寶玉鋪路。她可看清了,就是傳出府裏要出個娘娘了,這滿城的誥命夫人也沒多少與王夫人走動的。借著端親王府的光,到時又有個在宮裏做妃子的姐姐,探春的終身大事說不得更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