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鏢局,王索明去辦理參加科考的文書手續,應下了李茵茵的事,還是早點去把名報上。雖然有吃軟飯的嫌疑,可是論資本的原始積累,軟飯一途已經算得上是清白無瑕了。

教諭接過徐壽、張老秀才、趙舉人三人出具的保舉文書,又細細勘驗了王索明鄉裏開的證明,才在簿子上登記,將一紙浮票(準考證)和座位便覽遞給王索明,囑他七月五日準時到場莫要失時。

考試王索明自然是不虛的,各類典籍就跟長到腦子裏了一樣,什麼經義雜文,都是手到擒來。八股起承轉合結體嚴謹是吧,結構越嚴謹代表規律越強,隻要八股文是有規律可循,在王索明二十倍悟性增幅下就如同探囊取物,小菜一碟。製得的文章連徐壽也愛不釋手,在徐師的要求下王索明又連出幾篇給他舉人備考用。

是的,王索明七月考秀才,徐壽八月考舉人,趙舉人準備來年春闈,而張老秀才無意功名,已將自己舊時筆記整理一通後開始編纂成文,這是王索明認識的讀書人們緊張而又平淡的生活。

至於王索明的家人們,爹娘依舊在小王莊拾掇莊稼。大哥王遠明突破明勁,被東家贈了安遠鏢局的一成幹股。

鏢局裏雖有兩位明勁,可鐵臂猿袁帥年邁,幾年前就不走鏢了。而點鋼槍趙安明一人獨木難支,就近還留了傷。王遠明三十歲不到便入明勁,當得起一句江湖英傑,自然也值得安遠鏢局的東家全力拉攏。

從牛馬變為股東後,王遠明日子倒清閑許多,尋常的鏢不再需要他跟了,隻有些豐財重寶的需他出馬鎮場子,一般路途上的正經山頭都是有打點的,鮮有明勁高手還混跡在山野蟊賊的隊伍裏,故而一般的強盜奈何不了他,倒是小半年打出個追風虎的名號,形容他拳腳剛猛身形迅捷。

二哥王述明仍在冀北從軍,於冀遼防線上戚家軍內擔任哨騎,因夙夜傳遞信報立得戰功已升任什長。他參軍就是為了掙錢買地,升官後每月可攢下三兩銀子,而小王莊附近的地要三十兩一畝,為實現置地夢想他還要在前線多幹幾年。

三哥王博明自從娶了陳繡娘,便收起浪蕩性子,和陳家大兄各地跑商。他為人精明而又頗有膽識,走南闖北學得很快。他的身體也有幾分底子,強健捱得住風餐露宿之苦,熬過年頭去,不久就攢下本錢自己幹,東西南北往來販運,聽說最近還租了倉庫,倒是兄弟幾個中最有聲有色的。

大姐王瓊花,今歲三十,嫁於同村屠戶,育得二子。

二姐王嫻花,今歲二十五,嫁於鄉裏小吏,育得一子一女。

兩位姐姐在王母的言傳身教下,性格和善心胸寬廣,嫁的都是鄉間寬裕人家,夫妻間不說舉案齊眉,倒也是有滋有味,生活美滿。

隆盛五年六月,聖天子在朝,天無大旱,地無大災,東北兵戈已息,西南匪患初平,東南再無餘波,西北通商互市。普通人家漸漸積攢餘錢,將生活過出了幾分起色。看這萊州城萬家炊煙,看這玉帶河十裏燈火,好一個如日方升,好一個,欣欣向榮!

不知這太平一瞬,在曆史中能持續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