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子是出自哪座道觀?”他問道。
“清微觀。”
“清微觀在何處?”
“關山之中。”
王索明問得快,靜海道人答得也快。
“那你又為何是蓬萊的道人?”
“從浮雲子祖師到貧道,已是第五代,當時他從關山橫空出世,行走江湖亦有傳法,其中得法的一人便創立了蓬萊一派,正是我派第一代祖師。”
“浮雲子祖師一人殺滅齊魯綠林大部後便消失無蹤,蓬萊初代祖師收拾殘餘勢力後封山避禍,而後我等弟子門人多次去關山探尋,雖覓得清微觀,卻一無所獲。”
不湊巧了唄,老頭正處在休眠期,要曬月光充電呢。
“原以為《清微道經》就此失傳,未曾想一百年後重現人間,還請小王相公告知,究竟是何方義士所為?我蓬萊劍派尋回道經傳承,必然重報之。”
“蓬萊劍派?”王索明一驚,這中年人來頭不小。
道人自知失言,當即拱手一禮,正色道:
“蓬萊劍派掌門,易靜海,先前隱瞞身份,請閣下勿怪。”
呃,易掌門,你別怪我就行。
我把你家的門派傳承,送出五十多份到各大道觀……
“這個,你見過鬼嗎?”
王索明將當夜在清微觀的遭遇一一講來,一夜強記十萬字的部分改為夢中灌頂,否則可信度太低。
聽完鬼故事,易道長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這道士業務能力退化的厲害,聽個鬼故事半天緩不過來?
“祖師,祖師……”中年道人撫摸著道經,失神地喃喃自語。
“從小師父就給我講浮雲子祖師的事跡,我還記得那首詩。”
“清微觀裏修玄功,孤膽禦劍紅塵中。”
“扶危濟困展仁義,一身正氣蕩匪凶。”
“風雷怒處天人動,慈悲為懷斬邪龍。”
“殘劍寥落衛枯菊,形影無憑化悲風。”
道人講的極慢,蓬萊劍派內浮雲子師祖的塑像,好似在腦海中活了過來。
這段記憶流淌百年,非但沒有蒙塵,反倒在此刻更加清晰。
易道長專程去過清微觀,瞻仰祖師少時清修之所,隻看見個破敗觀宇,未曾想其中還有祖師殘魂蟄居。
“緣鏗一麵,終是緣鏗一麵呐。”
“浮雲子師祖為清微觀申冤,舍了此身換來個利落乾坤。”
“化為幽鬼,又為道統存續,苦等百年,最終油盡燈枯,不入輪回。”
“我等弟子門人雖修長生之道,卻為求個苟延殘息,惜身避禍,費盡心機。”
“此等長生修法,真能長生否?”
王索明看他說完後又是沉思許久,一動不動,便插話道:
“道長,有樁怪事請教。”
“……請講。”
“既然這生前執念強的人,死後可化為鬼類長存世間,那麼多執著追求長生的人,未曾聽聞有誰靠著長生執念化成鬼類?”
“難道……”道士皺起眉頭,好似捕捉到什麼。
“求長生者非修長生者,越想活得久的,說明其越對世間權勢富貴、情誼恩愛難以放手,孜孜於紅塵紛擾,其所慮非精誠,哪怕是死,也輪不到他們聚成鬼體。”少年聲音舒朗,徐徐道來。
王索明將十卷道經記牢後又親自印刷成冊,其間自然有些領悟。
“修長生者,其不為外物而求,精誠所聚,漫漫求索,修短隨化,恬然視之。”
“不謀一時,而圖萬世者,自不會拘泥生死,浮雲子胸懷傳法夙願,方能轉化鬼體,長留陽世。”
“而明了修長生和求長生之別,才是踏上長生正道的第一步。”
道人聽完,臉上一片茫然之色,不停地念叨著什麼。
漸漸地,他的八字胡翕乎顫個不停,體內真氣一陣亂竄,道袍鼓蕩,須發皆張,刹那間竟要走火入魔。
“無所外求,無所外求……”道人兀自念個不停。
這尼瑪……王索明在旁邊看的目瞪口呆,不知要怎麼辦。
所幸易掌教很快便悟出幾分玄機,收攝神思,真氣歸伏,一切又平靜下來。
“謝師兄點撥,師弟已得造化。”易掌教對著王索明彎腰拱手敬道。
“師兄?”
“達者為先,小王相公先前承了師祖之法,如今又引在下入得正道,確實該喚你師兄。”
易道長看到散在地上的新舊兩種經書,突然想起了什麼。
隻見他站直身體,雙手虛抱,麵色莊嚴地念起經來:
“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諸眾生,得離於迷途……”
竟是為浮雲子祖師誦起了往生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