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深夜,李行敘的夫人遣人來催,三人方才結束朝局之議,大舅哥回家陪嫂子,王索明就在客房宿下。
第二日天光大早,王索明行過一通內壯篇,正盤腿調理氣息,有小廝來喚,去前廳共用早飯。
風餐露宿大半個月,早上終於遇著頓燒肉包子,李夫人裝了一滿盤在他麵前,王索明吃得心滿意足。
李德曜上官衙點卯,李行敘今日先陪王索明熟悉熟悉京城。
要賬、斂屍、賣書,今兒個就先摸一摸京師書界買賣的深淺。
二人出門朝南,向著棋盤街步行而去。
經李行敘的介紹,王索明才了解原來這京中書肆類似集市,並不是每家都像齊心印坊般有固定門麵,大部分店鋪都是聚在一起擺攤販售,位置隨時節而變,每月分上中下旬在城隍廟、棋盤街、燈市三處輪轉,而今日正好擺在棋盤街。
到了棋盤街,隻見浩浩蕩蕩一條長街中人聲鼎沸,路兩旁各擺支了兩排油布雨蓬,蓬下鋪著席子,書冊卷軸字畫文墨,多有經營。
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流,王索明一陣激動,我的,我的,都是我的,悟性加成經驗包!
“京城文事當然盛極天下,我剛來的時候也被嚇了一跳呢。”李行敘與有榮焉地說道。
二人走入街道,王索明觀察著兩旁攤子上的書籍,不時撿起兩本問問價格。
李行敘看的雲裏霧裏,什麼!《中庸》還需要在這裏買?
《巧姻緣》?這?這?不是已經禁毀了麼,如何出現在此處?!
竟是珍本,果斷拿下。
王索明還沒下手,李行敘已經手忙腳亂地買下一本書揣在懷裏。
問過一圈,書價約莫在百文至五百文,總體比齊心印坊略高兩成,想來書販進書的成本,當然不如書坊自己印書,而京城士子也更為富庶。
以這行情,自己帶出來的書隻要能以市價三成賣出,便可回本。
書販反正都是要去進書,不如我直接賣他。
但一連問了幾位商家,卻都擺手拒絕,收書是收,但王索明說的文集話本,多半都是沒聽說過的,這年頭出集子的文人不少,暢銷的又有幾個,別砸自己手裏了。
跟了半路,大舅哥才反應過來妹婿是來給書坊找銷路的,當即大腿一拍:“商賈之事不便和父親提,但你早該給我說啊!”
當即帶著王索明噔噔噔殺到一處小攤,一名瘸腿老漢靠在手推車旁,車裏擺著幾摞雜書,生意甚是清冷,許久才有一人來圍觀。
“他是書販吳力,幾年前在路上被馬踏上,父親帶著我正好路過,將他送醫館了。”
“喲,李公子,您來了?”見小恩公前來,瘸老漢敏捷地站起來,熱情地招呼著。
“吳老漢,生意可好?”李行敘問道。
“甚好甚好。”吳力滿臉堆笑,宛如魔術般變出兩個馬紮請二人坐,又不可思議地取出一壺茶水,摸出兩個瓷杯給二人倒上茶水。
行了許久路,又一直在各個書攤上看問,確實是腿腳困乏口幹舌燥了,王李二人也不推辭,就在此歇息一番。
“怎麼,書賣不動了,打算改行當茶博士?”李行敘打趣道。
“公子怎知道的?我平日不來趕書集,便在巷外支個茶水攤糊口。這幾日正盤算著,幹脆把茶攤在集上開張算了。”
“難怪,準備的東西如此周全。”李行敘感歎道。
王索明飲下一口,清爽怡人,消暑解渴,連聲讚歎,瘸老漢開心的紅光滿麵。
“既然你開茶攤,這賣書的生意就不做了?”李行敘又問道。
“想來是無法相顧的。”老漢回話道。
哦豁,這條路黃了,李行敘不好意思地看了王索明一眼,原以為一個熟人能打開門路,哪知道這老漢卻已準備改行了。
“喝茶之人,除了閑談,總要有些別的消遣?”王索明突然開口說道。
“這位是?”吳老漢見他麵善,卻不知何許人也。
“正是妹婿,我三妹已定完親隻待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