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者,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長春者,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所謂一元,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大也、始也,一元者,大始也。
這是總綱,後麵就開始解釋這些話的意思了。
好在孫誠是中文係,對這些文言文能看得懂,加上後麵的注釋,也明白了。但如何修煉還是一竅不通?
他並不服氣,以為憑著他的才智,這份功法他應該能練。
結果是他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卻連從哪裏入手都不知道,這讓他大失所望。
想想這隻是第一本,後麵還有一百零七本,第一本就這樣了,那後麵猴年馬月才能練成啊!馬上果斷將書扔了。
心想,算了,拜了個便宜師父,換得一世富貴也算是幸運了。這功法就是附帶的,練不練也就那麼回事。
以後大不了少娶幾個老婆,美人雖好,但身體還是要保護好。
俗話說隻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還是要節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
想著想著,沉沉的睡了過去。
睡夢中,他的另一個思維開始活動起來,剛才記下的功法開始在體內緩緩的運轉起來。
而孫誠的主意識卻在沉沉的睡夢中,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發生了什麼事。
翌日。
朱寒香將師父容成子為什麼收徒?還有孫誠為什麼拜師的原因都傳了出來。
這讓寧國方麵大失所望,原以為是國中出了一位宗師之資的天才。
結果卻是孫大紈絝靠著一首神級詩詞,死皮賴臉的求著天師收徒。
天師也是沒有辦法,這才收他為徒的。敲響古鍾十八響,也是為了尊重孫誠的絕世文才。
而且據京城中流傳的小道消息說,那紈絝進入清風觀不是想修煉武功、保家衛國。
而是想找一本生精固腎的功法,好讓自己傳宗接代,開枝散葉。說明白點,這就是好色!
寧國眾高層聽到這個傳言,已是徹底無語,雖然說那紈絝已經十八歲了,練不了什麼高深武功,但這個拜入清風觀的理由卻是讓寧國高層瞪目結舌。
怎麼說清風觀也是護國之門,你拜入門下不考慮怎麼為國效力?卻隻是想著保護自己的腎,當真不為人子。
早朝時,孫大尚書聽到傳言後,大罵這是謠言,還要讓順天府查清謠言來處狠狠的懲罰。
可是他心裏卻哀歎,這個行為很合自己家那個紈絝小子的性格,估計不是謠言。
就是寧王也在退朝後,單獨把孫尚找過來說了幾句,意思是讓孫誠低調一點。
有些事你可以幹,但是不能說,總要給清風觀留點麵子。
寧國方麵是大失所望,魏國方麵卻是彈冠相慶,昨天為了知道清風觀收誰為徒弟,他們可是盡出所有打探消息。
可經過寧國內衛司的打擊後,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卻沒想到他們千辛萬苦要的消息,第二天就被放出來了。
消息內容卻是這麼荒誕,就是一個有文才好色的紈絝,為了保護他的腎。
以一首神級悼亡妻詩逼迫清風觀觀主收他為徒,這在別人看這是不可能的。
但魏國情報機關千牛衛可是知道容成子對自己的道侶可是深愛於心,要不二十年來也不會在茅廬中為其守靈。
所以這個理由還是很靠譜的,那紈絝要是膽子大,要是真逼容成子一下,容成子為了她的道侶,說不定會妥協。
反正這孫大紈絝已經十八歲了,也學不了什麼高深的功法,隨便弄一本糊弄他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