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島的事處理好後,孫誠就將魏國勾結斯圖亞特王國的事說了一遍,並把與瓦盧王國結盟的事拿出來商議。
眾臣也是吃了一驚,在問詢了孫誠消息的真偽後,都同意與瓦盧王國結盟。
保王派與世家派雖在政治上有所爭鬥,但在對外敵的時候,還是能一致對外的。結盟的事順利通過。
正要退朝時,崔元站了出來,“臣彈劾興盛侯,濫殺無辜,將菲尼蘇丹城付之一炬。
他還在蘇丹城外建京觀,此等行為,不講仁德,令士林痛恨,百姓唾棄,也有傷我大國的風範。”
眾臣一聽到京觀二字,就想起它的樣子,要知道製成京觀最少也得五千以上的屍首。
五千多人的屍首堆在一起,那種情景,讓眾臣的心中是不寒而栗。
古時能幹這種事的人無不是心狠手辣之輩,這種人都是令人唾棄的,更沒有什麼好下場。
以後,盡管也有一仗殺死對方幾萬,甚至十幾萬人的戰役,甚至是屠城時,獲勝方也不敢建京觀,隻是草草埋葬而已,這種事太有傷天和了。
別沒把別人震懾到,先給自己弄到了人屠,殺神的名聲,有這種名聲的人,下場都不會怎麼好。
群臣看著孫誠的眼神漸漸變了,也不自覺的往後退了一步。
寧王也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孫誠竟然如此心狠手辣,竟然建成了京觀。
“興盛侯,你真的建成了京觀?”
孫誠點點頭。
崔元大喜,“王上,興盛侯自己都承認了,他亂殺無辜……。”
“崔元,我哪裏亂殺無辜了?”
“據我所知,那座京觀足有五、六千多人啊!這還不是亂殺無辜?”
“可那些人手中都沾有我夏族人鮮血,他們是我夏族的敵人,我替那些遺民報仇,我有何罪?”
“大國要有擔當,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方能心悅誠服。
你怎能以暴製暴,那別人會口服而不心服,日後必生反抗之心。”
孫誠走上前去,對著搖頭晃腦的崔元就是兩個大逼鬥,那兩記耳光令群臣一時懵逼了。
從來沒有人敢在朝堂上毆打大臣的,而且還是毆打一名禦史。
就連崔元也呆住了,他撫著臉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看著孫誠。
“你敢打我!”
孫誠笑了笑,一拱手道:“一時手快,還請崔僉都禦史原諒則個。”
崔元大怒,“什麼?你在朝堂上打了我,你還讓我原諒?這怎麼可能,我與你勢不兩立。”
接著,跪在地上道:“王上,興盛侯毆打臣下,此種情形,應嚴加懲處,否則,國將不國啊,王上。”
世家派群臣齊道:“臣等複議,應嚴加懲處興盛侯。”
保王派也急了,心中埋怨孫誠過於衝動,想為他脫罪,可一時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
這時,孫誠大笑起來。
崔元怒道:“你笑什麼?你毆打官員,不尋思改過,還在此狂笑,你這是視朝廷律法於無物啊!”
孫誠的笑聲停了下來,“崔禦史,在金明島,那些菲尼人可是殺了二萬多夏族人,你都讓我以德服人。
那為什麼我剛才隻打了你兩耳光,你卻不以德服人,張口卻要懲處我,閉口就要與我勢不兩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