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滅掉魏國對寧國是否有利?(2 / 2)

所以,臣認為,此敗不能怪馮都督無能,是乃蒙毅過於狡猾之故。”

寧王見孫誠也求情了,而且馮衛也未全軍覆沒,看在他殺傷了數萬魏軍的份上,也就饒了他。畢竟他也是一員宿將,都是都殺了,以後打仗靠誰呀?

“既然眾將求情,那就削爵,降官三級。”

馮衛大喜,他本以為自己將北伐的大好形勢弄成這樣。怎麼也得被斬首。卻沒想到隻是丟了爵位,官也隻是䧏了三級。

“多謝王上,王上千歲,千歲,千千歲。”

在宮中,寧王見召見了孫誠,歎道:“王弟,此次北伐孤敗了,不知道孤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統一夏族故地。”

“王兄不必煩惱,我擔心的不是能不能征服魏國,在我看來,魏國已是大廈將傾。

隻要過個幾年,等部隊恢複戰鬥力後,就能一舉統一夏族故地。”

寧王一陣驚喜,正要說話。

孫誠搶先道:“現在考慮的是要不要滅掉魏國?滅掉魏國對我國是否不利。”

寧王愣住了,這是什麼意思?統一全國,是多少名君名臣名將所向往的,那可是青史留名的事啊!可他為什麼說要不要滅掉魏國呢?

“王弟,你這是何意?孤不太明白?”

“小冰河氣侯來了。”

“什麼小冰河氣侯,你到底說的是什麼呀?”

“王兄,自我夏族成立王朝後,曾經有兩次衣冠南渡知道吧!”

“這孤知道,但那是因為皇帝昏庸,重用奸臣,致各地百姓造反。所以被蠻夷趁機占了中原,我夏人不得不跨過綿江來到江南。

不過,自古蠻夷無百年國運,一百年後,我們不是又打回去了嗎!這與你說的那個小冰河氣侯有什麼關係。”

“書上說的是皇帝昏庸,造成民不聊生,致使百姓造反。”

“難道不是這樣嗎?”

“這個不是主要的,就是皇帝昏庸,那也是百姓推翻了這個皇帝,重建一個王朝,那也是我夏族人的天下,怎會衣冠南渡!

真正的原因是氣侯,你隻要仔細看那些年,各地報上來的災害你就會有另外的發現。

那些年天氣漸冷,災害頻頻發生,而且是年年都有,一年比一年厲害。

這可不是什麼皇帝昏庸,天上降下災禍警告世人所能解釋的。這就是小冰河氣候已經到了,簡單的說就是天變冷了。

開始時朝廷還能有餘力賑災。可十幾年後,朝廷財稅枯竭,已無力賑災,百姓沒有吃的,自然要造反。

中原都受災了,那北方草原的災害就更嚴重了,蠻夷紛紛遷移到中原,以求活命,自然要與中原政權發生衝突。

那個時間,外有蠻夷入侵,內有百姓造反,不管哪個皇帝也撐不住呀!所以就造成了兩次衣冠南渡。”

寧王頭有些暈,這可是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他自從五歲進學時,他的老師都說衣冠南渡是因為當時皇帝昏庸,寵信奸臣。造成民不聊生,百姓造反。

外族趁此時機,揮兵中原,這才造成了夏族曆史上兩次最大的浩劫。

現在孫誠說皇帝昏庸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天氣,就是天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