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朝已經明說了,草原他們是必須拿下的,頭曼知道自己是回不去了,就是回去,他也擋不住寧朝的吞並。
匈奴人已經過上了好日子,他想讓匈奴人擺脫寧朝的經濟依賴。
讓匈奴再與寧朝作戰,擺脫寧朝的控製,這也是不可能的了。就看他被匈奴諸王逼著來到這裏,向寧皇稱臣他就知道了,他們不願意打仗了。
就是勉強起兵,最多也就是讓寧朝有點麻煩,可自己卻要搭上全家的性命。
他長歎一聲。“你來是想要我幹什麼?”
“可汗要宣布自願留在天安城,然後將汗位按匈奴幼子守灶的規矩,傳與小兒子呼韓。封你的安答狼怒為國相。”
頭曼苦笑,“呼韓才五歲,他能幹什麼?”
阿誠笑而不語,
頭曼明白過來了,“呼韓年紀小,礙不著你們的事。而且狼怒已經背叛了匈奴,成為你們的人了。”
“有時候還是要糊塗一些,所謂難得糊塗呀!”
“哎!匈奴完了。”
“匈奴是完了,但草原上的人生活卻更好了。”
…………
不久,頭曼上書,自己多年征戰,身心俱疲,加上舊傷複發,需要太醫院的長期治療。
所以不想回草原了,要在寧朝養老了。至於汗位,按照匈奴規矩幼子守灶,將汗位傳於幼子呼韓
為了幼子能順利即位,封狼怒為國相,讓他在呼韓成人之前,攝政匈奴。
而且幼子即位,草原上必定動蕩,請寧皇派兵守護兄弟之國。
消息一出,懂政治的人都知道了,這就是寧皇不講武德,將匈奴可汗騙過來了,並扣下他。
但誰也不敢公開說寧皇不講武德,而且寧皇這樣幹,是對自己有好處的。
對自己有好處的,那就不是不講武德了,而是頭曼可汗身有舊傷,是自己不願意回草原那苦寒之地,自願留下的,這可不關我們皇帝的事。
頭曼的上書,迅速得到寧皇的首肯,兄弟之國有難,作為兄長的豈能袖手旁觀。
一聲令下,蒙毅和陳浩兩個兵團迅速突入草原,控製各個要點,直插河套。
在匈奴沒反應過來之前,就將可汗部也就是以前的右賢王部控製住了。
然後狼怒在諸王子麵前,宣讀了頭曼的命令,頓時諸王子大嘩,特別是頭曼那幾個成年的兒子,更是不願意聽從命令。
但狼怒有寧軍為後盾,毫不示弱,以國相的身份,強行將他們壓下,並傳書諸王,讓他們來參加呼韓可汗的即位儀式。
有的匈奴王見寧朝軍隊犀利,再想抵抗也毫無意義,隻得前來河套,參於可汗即位儀式。
而有的匈奴王卻舉兵與寧軍對抗,並呼籲草原上的各部會盟,將寧軍趕出草原。
頭曼的大兒子也參與其中,畢竟他都成年了,這可汗的位置本來就是他的。現在被那五歲的呼韓搶走了,誰能甘心?
寧軍自統一戰爭之後,休養了好幾年,不但換裝了線膛槍,還為大炮配備了開發彈,關鍵是和草原經過貿易,得到了大量馬匹,機動力大為增加。
而且騎兵配備了戰時口糧,體積小,熱量高,味道還不錯,這讓寧軍騎兵的機動力比之匈奴騎兵還要快。
幾位匈奴王的軍隊還沒組織好,就被寧軍騎兵突然降臨,將他們一舉消滅。那幾個匈奴王還有大王子也被抓獲,並送到河套。
狼怒一點都不心軟,當年他被冒頓殺了全家,並追殺他的時候,匈奴諸王可沒有一個幫助過他的,為他求過情,那他幹嘛要心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