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的左右顯陸王,右朔方王,還有戰敗又起兵的左賢王,這些匈奴王都被判斬首,在另幾位沒反的匈奴王麵前,被處於極刑。
他們的家鄉也被統統處斬,隻按草原規矩,留下了不超過車輪的孩子。
這一下,徹底震懾了草原上的各部。
將草原上的反對勢力幹掉後,寧朝開始了大規模的修路工程,不光是草原上的,內地也開始了。
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隻要有軍隊駐紮,加上經濟利益,草原上的牧民腦子壞了才會造反。
這時修路無數的商人都紛紛要出錢修路,和孫誠一樣,都是要收費二十年的權利。
這時,戶部可就沒有那麼傻了,要修路,可以,但其中利潤必須分給朝廷三成,
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地是皇上的,你征地,難道不該出點錢嗎?
孫誠也不參與了修路了,他開始了賣水泥,還是大賺一筆。
草原上的路修好之後,朝廷開始了同化政策。護國寺在草原上修建了大批寺廟,招收了大批匈奴和尚,這讓草原上的勞動力大大減少。
於是,寧朝遷入了大量夏族人,這些大都是男人,草原上的男人有許多當和尚去了,所以女人就很難找到男人。
大量夏族男人前來,正好娶了這些女人,他們生下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是夏族人了。
再下推恩令,匈奴王死後,他們的牧場要分散給他們的各個兒子,美其名曰眾生平等。
這樣兒子越多,牧場分的就越小,根本沒有力量反抗寧朝。
匈奴王想反抗,但一想到寧軍的火槍騎兵,還有能開花的炮彈,也就偃旗息鼓了。
時間一長,草原上的人口增加了,但匈奴人卻減少了,夏族人卻大大增加,改變了草原人口構成,隻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造反就更難了。
因為隻要匈奴人想造反,肯定瞞不過生活在一起的夏族人,隻要通知當地駐軍,就會迎來無情的打擊。
這就是孫誠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隻要你乖乖的,肯幹活,吃飽穿暖很容易。傻子才會造反。如果想造反,那你就要看看別人的刀利不利了。
等到草原上夏族人口到達多數時,扶起來的呼韓可汗就和以前南越國主一樣,來個自動歸附。
還是老規矩,三辭三讓之後,寧皇才會同意草原的歸附。這時呼韓可汗就完成他的使命,被封個侯混吃等死了。
當然,這需要時間,最少也需要二十五年一代人的時間才能吞並草原。
…………
寧朝征服了草原之後,國力迅速增長,科學院在孫誠的指導下,發明了大量機器,就連蒸汽機也發明出來了。
以蒸汽機作為動力,寧朝貨物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他們的產品行銷各國,讓國家蒸蒸日上。
這時,西方使館傳來一個消息,斯圖亞特國的海盜戰法,終於激怒了哈斯堡王國。
他向斯圖亞特王國下了最後通牒,讓他必須停止幫助海盜,給海盜提供補給,否則,一切後果讓他們自己承擔。
斯圖亞特王國當然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當即矢口否認。
本國一貫對海盜是深惡痛絕的,你所說的都是汙蔑,本國是不可能幹這種事的。
雙方大使大吵一通後,沒有任何結果。海盜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還是海上襲擊哈斯堡王國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