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長此時,也不過是將《傷寒雜病論》裏的兩種退燒方子說出來。

至於張仲景是否有著手這日後經典的醫學巨著,這個就不是方長去考慮的事情。

張仲景將兩個藥方記錄下來後,滿臉激動。

“方太守,其實關於這些年的瘟疫,我確實也總結了一些方法。也弄了一些藥方出來,但感覺還是差了一些效果。

這陣子我一直在想,到底差哪一些了。現在看到方太守給出的藥方,我總算明白到底差哪裏了。”

張仲景很激動,“方太守,如果這兩個藥方真的能夠治好這一場瘟疫的話,所有百姓都一定會對你感激不盡。”

“這一場瘟疫來勢洶洶,而且持續多年。因為這一場瘟疫死傷無數,我自然不能夠坐視不理。”

張仲景感歎道:“如果每一任統領者都如同方太守這般為民著想,估計天下早就太平了。”

“我也隻是做我該做的本分。”

語頓下,方長繼續說道,“張醫生,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對於張醫生這個稱呼,張仲景並沒有排斥。

甚至覺得,這個稱呼對於他們這個行業的人來說,是一個很貼切的稱呼。

“方太守你說,隻要我能夠幫到的,我絕對盡全力去做。”

“沒有那麼嚴重。”方長沉吟片刻才開口,“實不相瞞,我們這一次出現在曲阿,其實隻是路過此地,讓將士暫時休整。接下來,我們會繼續發兵壽春。一旦拿下壽春,會繼續往徐州前進。”

張仲景心裏也明白。

如果不是打仗的話,廬江太守也不可能會出現在曲阿。

“如今曲阿正趕上瘟疫,那麼其他地方相信也有這種情況。我不會阻止張醫生救治受到瘟疫的患者,不管是將士還是普通百姓,你身為醫生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但就目前的情況,我希望這兩張藥方,暫時不要公開。

如果可以的話,再推遲一到兩年。既然你這些年來,一直與瘟疫打交道,應該有很多經驗。那麼,可以將這些經驗寫成書。到時,你再一並發出來,比現在公布出來會比較好。”

張仲景明白方長的意思。

同時也在思考方長的話。

這兩個藥方一但公布的話,確實能夠減少因為瘟疫帶來的死亡人數。但隻是這樣簡單的公開,未必會獲得重視。

“還有一點,要是藥方現在公開的話,說不定會有一些人提前囤積藥材。一旦藥材價格提升,百姓就算知道怎麼治療,也苦於買不到相關藥材。

於是他們就會想著用別的藥材去代替沒有的藥材,要是用藥不慎的話,恐怕會引發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張仲景聽完後,立刻佩服方長在這方麵比他想得更加周到。

盡管方長也有他的目的,起碼他想得比自己更加長遠。

“張醫生先按照藥方的材料抓藥,將患者治好後,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人感染瘟疫。患者少了,傳染性就變弱。等到瘟疫消失後,再公布藥方,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再去囤積藥材。”

病人都沒了,再去囤積藥材意義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