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勇,額……,現在得叫李淵了。
就在李淵感慨,世事多變之時,曹操的謀士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的戰略性建議。
曹操聞言,深以為是:
與其讓天子掌握在別人手中,讓自己受製於人,為何不將天子挾持來兗州,受自己控製。
曹操想挾持天子到兗州,可手下謀臣大多認為兗州尚不安定,東邊有呂布、劉備虎視眈眈,北邊的袁紹,也不會坐視不管,青州又尚未平定。
況且,天子身邊有李昞(即李尚,後麵所有人都以更名後稱呼)及其率領的兩萬兵卒,而李淵坐擁荊州、豫州、揚州,要從虎口奪食,屬實不易。
曹操手下謀士荀彧,則堅決勸諫曹操,擁護大漢朝廷,歸屬朝廷統管,為天子鞏固在洛陽的中央統治帝位。
而程昱等人,卻極力主張迎接天子到兗州,避免天子被有心人利用,再次回到董卓、李傕、郭汜時代。
思之再三,曹操最後決定,先由程昱代表曹操前往洛陽,了解清楚天子及百官的想法,然後再派遣使者聯係北部的袁紹,看一下袁紹的態度,如果袁紹態度明確支持或者反對,那麼自己應該怎麼做,就比較明確了;如果袁紹猶豫不決,自己再評估決定。
曹操派出的兩路人馬,分別往冀州鄴城、東都洛陽同時出發,而最先返回的,是前往冀州的隊伍。
袁紹因為接到天子詔令,授予自己大將軍職位,感受到了擁有天子的好處和便利,如此,就越是擔心,如果天子被別人掌控,想要對自己行不利之事,效果可見一斑。
於是,袁紹明確回複,欲要迎接天子前往鄴城,並對曹操的使者聲稱:
“兗州內部尚不穩定,有呂布之流侵擾之危險。”
“且兗州處於徐州劉備、豫州黃忠的合圍劣勢,一旦劉備、黃忠心懷不軌,則天子危矣。”“洛陽被董卓焚毀,殘破不堪,不宜天子作為京都,應當將都城遷到鄴城,冀州富足且糧食充沛,應當讓天子駐紮在安穩富足的冀州。”
曹操見袁紹態度如此明確且堅決,便決定放棄迎接天子了,現在的曹操可不想與袁紹正麵為敵。
不久後,前往洛陽的隊伍也回來了:
天子態度非常明確,就是想將京都定在洛陽,並希望各地州牧、太守能夠盡量支持錢糧物資,以便加快建設修複洛陽城。
事已至此,曹操是徹底熄了迎接天子的心思,想著與其糾結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還不如加緊鞏固基本盤,如果再休養生息,拿下徐州和青州,自己也不用太在意天子是在洛陽,還是在鄴城了。
而袁紹這邊,也大張旗鼓,派遣郭圖作為自己代表,前往洛陽,迎接天子北上冀州。
乘興而來的郭圖,自然是沒能說動天子及百官前往鄴城,最終,郭圖一行也隻得敗興而回。
可就在回程隊伍,剛準備出司隸河內,快要進入冀州魏郡的時候,遭遇了黑山軍的圍攻。
卻說這黑山軍,原本是黃巾在冀州的幾股殘部,彙聚組成的,首領原本是張牛角,自稱將軍,與褚燕合兵一處後,被褚燕推舉為首領。
漢中平二年的時候,進兵攻打癭陶,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為首領。張牛角死後,眾人一起擁戴褚燕為首領,於是褚燕改姓張,喚作張燕。
後來張燕的部隊不斷壯大,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聯絡,叛匪中的小頭領孫輕、王當等人,都帶著部眾歸附到張燕麾下,張燕部眾發展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