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冉的眼眸起來一層水霧,那個曾經記憶中模糊的臉,那一幅幅畫麵在江冉腦海中浮現。
十年前的容城,冬季。
天氣冷得刺骨,哪怕在家裏也離不開電火爐,如今已經還有兩天不到便是除夕夜了。
一棟老式居民樓裏,某層傳來孩子地吼聲,“這是我家!你滾出去!”
江冉茫然的被趕出了門,緊接著門被咚的一聲關上,他知道這不是他家,他也沒有任何立場要求人家開門。
外公去世後,母親將他丟給了縣城的遠房親戚家便走了。
半年的寄人籬下生活,江冉生活的小心翼翼 ,生怕給他們家帶來麻煩。
開始還好,可是漸漸在飯桌上,叔叔會開始罵人,罵自己的兒子隻知道吃白飯,罵物價貴,罵菜做的難吃,罵油多到了幾分等等。
江冉雖然小,可是卻很敏感,他知道那都是在數落他,以至於後來晚飯都不敢在他們家吃,僅僅隻是在他們家睡覺。
可即使這樣還是會有各種對他的不滿,罵著他的表弟實際卻是在罵他。
這一次,他的表弟終於忍不了了,把江冉趕出了家。
有些事情孩子出麵會好很多,左不過一句都是孩子不懂事,而大人心安理得,不會覺得自己殘忍,名聲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江冉站在樓下,等待著叔叔嬸嬸回家,不是為了厚著臉皮接著住他們家,而是從小骨子裏的教養告訴他,小孩子去哪裏要告訴大人一聲,這是基本的禮貌。
江冉隻想等人回來,告訴他們一聲他走了,謝謝這段時間的照顧。
可是直到江冉的腳都凍得沒有知覺,他們也沒回來。
江冉最後隻好走了,孑然一身,身上除了一個廢舊的手機,和一點零錢什麼都沒有。
最後江冉去了他唯一知道的,鄰縣父親的老家,那是他曾經問外公無數次得到的地址。所幸江冉人小,去鄰縣的班車也便宜,江冉用僅有的錢買了車票去找父親。
他冷的搓著手,鼻頭臉頰凍得紅紅的,在晚上十點多,他終於找到了父親家。
江冉理了理身上的衣服,有些忐忑的敲門,房門打開,看著記憶裏照片中的人,江冉眼淚一下就湧現了,“爸爸。”
“江冉?”男人臉色有些不愉,“你來這裏做什麼?”
“我,我沒有地方去。”
門內傳來女人的詢問聲,“誰啊?”
“不認識。”江父含糊答完就對江冉道,“找你媽去,你不歸我管。”說完男人就把門關上了。
江冉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明明兒童節的時候他還收到來自父親的禮物。
他忍著心裏的難受繼續敲門,難過的叫著爸爸,可是門卻一直沒開,反而引來周圍鄰居站在門口看熱鬧,在別人眼裏他仿佛像個笑話一樣。
過了不知多久,一個比他大的男孩兒打開門,打量了他幾眼,將幾張零散的錢丟給他,“趕緊走吧,一直敲門真的很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