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李山人出招攻範陽,張神人支援守寧陵 (1)(1 / 3)

饒陽這座城池已經死撐一年了,然而史思明來了,情況就不一樣了。眼下,主要的目標就是饒陽的兩位將領,太守李係,還有裨將張興,這是兩個硬漢。內外受困,饒陽窘迫,史思明大軍已經爬上了城牆,太守李係不甘受辱,投火自焚而死。史思明隻抓住了張興,張興反過頭來勸史思明滅了安祿山,終於把史思明惹惱,下令讓人把他劈了。

張興至死罵不絕口,也當了一次傻子。

攻下了饒陽,史思明總算安心了,所以他回到了博陵。賊軍尹子琦領著五千精銳,從北路殺到了北海(山東),攻下山東,南取江淮、吳越,天下便全都落入安軍之手。如果事情如此順利,那麼,中國的整個曆史都將會被改變。然而不變的是,北海告急,範陽遭到猛烈的圍攻。

圍攻範陽,來救北海,這就是兵法上常用的“圍魏救趙”。負責圍攻範陽的,是回紇可汗派出來的大臣葛邏支,先以兩千騎兵掩殺至範陽城下,殺到了賊軍的老窩。野心勃勃的尹子琦終於明白,回紇可汗與李亨已經結拜,而回紇可以很輕鬆地繞往大北方,然後南下吞了範陽。

收到急報後,尹子琦隻能立即回援,進攻北海的進程被無限期地擱置了下來。

十一月,戊午,回紇兵與郭子儀大軍聯合。尹子琦很失望地在半路上停了下來,幾日後,在榆林河(內蒙古托克托)北,發生了異常激烈的戰鬥。郭子儀、回紇聯軍,與同羅、叛胡大戰,賊軍被斬首三萬級,俘虜一萬多人,河曲地帶全部平複。

安祿山的謀反,不單單讓回紇惱怒,很多人也都跟著憤怒了一把。繼回紇之後,於闐王聽說安祿山反了,竟然暴跳如雷,讓他弟弟主持朝政,自己領著五千精銳,跑到中原來打援。李亨嘉獎了於闐王,拜特進,兼殿中監。

一切都很不錯,可是,賊軍依然那樣強大。雖然有退步,但總的來說,還是很囂張。李亨問李泌:“賊軍如此強盛,到底什麼時候能平了他們啊?”“兩年。陛下沒看到他們打了勝仗,東西都運到範陽嗎?如果真要雄踞四海,會有人這麼幹嗎?如今賊軍用的都是胡虜,漢人僅有高尚幾個,其他都是脅從。所以,臣才估計,必然不出兩年!”

“為什麼?”

“賊軍有能力的將領,就隻有史思明、安守忠、田幹真、張忠誌、阿史那承慶數人而已。如果讓李光弼從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那麼,史思明、張忠誌就不敢離範陽和常山(靠井陘太近),安守忠、田幹真不敢離長安(靠河東太近),我方兩軍掣敵軍四肘,能機動靈活的,就隻剩下阿史那承慶了,破他一個,難嗎?”

現在,郭子儀正聽命謀取華陰。

華陰在哪裏?

華陰在長安和洛陽之間,是東、西兩京的重要通道,原計劃上,就是要斷絕兩京的溝通,讓賊軍首尾不能相顧。

李泌卻認為,華陰不能取!

李亨很吃驚,“為什麼?”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放棄華陰,讓長安和洛陽之間的交通更加方便。”

“……為什麼?!”

“試想,我們集中兵力攻打長安,洛陽的兵就會跑來幫助長安解圍,他們可不知道我們就是為了消滅洛陽的賊軍才圍困長安的。到時候,我們以精銳為後盾,以羸弱為先鋒,他們哪知深淺?打長安,洛陽賊軍奔波來救,累得半死,我軍精銳突然襲擊;打洛陽也一樣,長安賊軍死。現在不取華陰,讓兩京交通方便,郭子儀盯住長安,李光弼盯住洛陽,兩下不同時段突襲圍城,長安、洛陽,來回千裏,賊軍疲於應付,我軍坐收其利。陛下認為呢?”

李亨點了點頭,“真的是太棒了!”

李泌接著說道:“不過有一點,明年春天,需要以建寧王為範陽節度大使,率領大軍先出北塞,與李光弼形成南北犄角之勢,建寧王需要舉大軍,一舉顛覆安祿山的巢穴!讓賊兵退無所歸,才是攻心的妙法。他們留在長安不安全,回家又沒了地方,肯定會軍心浮動,到那時候,大軍全體合營一處,賊軍必然崩解!”